内蒙古去杠杆:激活有效投融资

魅力霍林河 2016-09-26 22:07:00

原标题:内蒙古去杠杆:激活有效投融资

——“五大任务”之内蒙古进度篇(三)

1—8月,我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24.86亿元。

截至7月底,全区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3%,比年初降低0.38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98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有所降低。

上半年,全区打包处置不良资产52.2亿元。

上半年,上报国家待批企业债券6只,拟融资规模108亿元。

……

“一组组数据表明,在自治区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力下,我区全面落实去杠杆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治区金融办主任姜华表示。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区全面落实去杠杆任务,全力攻坚杠杆壁垒,正在摸索出一条去杠杆的有效途径——在有扶有控、分类施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有效激发投融资活力。

“化解政府债务是去杠杆的任务之一。对此,要疏堵结合,严格控制政府债务限额,规范举债机制,创新政府投融资方式。”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孙百灵分析。

事实上,从2015年起,我区就逐步把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和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行及偿还机制相结合,通过发行新增和置换地方政府债券,缓解存量债务偿债压力。截至目前,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政府存量债务,我区偿还银行贷款、非银行机构金融产品等841.2亿元,偿还各种工程类欠款及其他欠款692.7亿元。同时,彻底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探索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积极推广运用PPP、资产证券化、基金等新型融资模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针对去杠杆全局层面,我区紧紧抓住有扶有控、直接融资这两个关键着力点,激活有效投融资,着眼长远有效去杠杆。

有扶有控,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等非资源型产业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偿债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逐步压缩直至退出相关贷款。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区新增贷款前六位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制造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此六大行业比年初新增贷款1039.29亿元,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行业贷款的97.23%。

处置不良资产,有效化解企业债务。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积极推动不良资产处置,督促银行用足用好现有核销政策,加快核销进度,做到“应核尽核”;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依法合规推动商业银行以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上半年,全区不良贷款余额首次出现回落,不良率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提升直接融资比例,着力优化债务结构。我区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一方面,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截至8月底,全区股票市场融资204.86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1—8月份,包钢集团、通辽城投、博源控股、伊泰集团、春华水务、双欣能源等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320亿元。

凝聚合力,多渠道为企业减负。自治区金融办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债权人协调委员会机制,并对重点企业进行一企一策的专项调度,协调金融机构不抽贷、不断贷、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机构主动为困难企业减压、减负。通过减免金融服务收费、产品置换、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招招夯实的去杠杆举措,进一步激活了有效投融资这池春水。截至7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

“我区全面落实去杠杆任务取得了初步进展,激活有效投融资正在发挥作用。但下一步的前行仍然任重而道远。”孙百灵表示。

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破浪前行是必然。随着引领政策的适时出台,我区去杠杆的目标更为明晰。

9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去杠杆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确立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全区杠杆率进一步降低,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经济新增长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与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以多个“进一步”表述的目标,显示着我区全面落实去杠杆任务的决心,于是12项由相关部门负责措施及时推出——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效化解企业债务;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负债结构;积极化解各类债务,有效降低杠杆率;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实体经济杠杆结构;创新融资产品和机制,合理高效配置金融资源……

12项重要措施,势必要化为12个行动。内蒙古下一步去杠杆的脚步更加坚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