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无民莫为官

学习时报 2021-03-08 11:54:08

原标题:心中无民莫为官

中国古代历来就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从西周开始,人们已经认识到百姓的重要,认为高高在上的天命,也要通过民情民意体现出来,这就是典籍中一再强调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梁启超在《新民说·叙论》中说:“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这些论述都旨在说明,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宁;如果根本动摇了,枝叶就会摇动。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就是古代官员的政治情怀和理想抱负的突出表现。对那些能真正关心民间疾苦,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官员,千百年来,老百姓心里一直惦记着他们、传颂着他们。

心中有民需内化于心。民心不可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认识到,要取得民众的支持,就要顺应民心。《管子》就说,为政者办任何事情都要“顺民心”“量民力”,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要,在得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这一点孟子说得最详细,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官与民的内在关系,为官者应该好好借鉴一下,好好体验一下古人的为官之道。从史籍记载来看,老百姓曾被比作是天、是地、是心、是水、是镜、是秤,这些比喻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做任何事情,要顺民心合民意,“凡事必先审民心”,公道自在民心。

心中有民应外践于行。“民之所盼,即政之所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心中有民的理念还需要官员外践于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会收到真正的效果。在古代,思想家就非常重视百姓的民生问题。《管子》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物质利益问题解决后,老百姓才知道礼节,只有吃饱穿暖后,老百姓才知道荣辱。作为儒家的孔子,也把富民作为头等大事。《论语·子路》载:有一天,孔子到卫国去,学生冉有驾车随行。在车上,孔子看到卫国的老百姓很多,便赞叹了一声:这个国家人真多啊!冉有问道:人口已经这样多了,该怎么办?孔子答道: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人们富裕起来了,又该如何?孔子回答道:教之。这就是孔子著名的“先富后教”论。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有与民众一块苦一块过,才能真切体会“民生之多艰”,才能知道民众想什么、盼什么,才能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