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百姓“办不成”的事办成

北京晚报 2021-03-11 11:58:23

原标题:把更多百姓“办不成”的事办成

近来,到过办事大厅的北京市民可能会发现,在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的字样。

办不成事还好意思设块牌子?如此通俗直白,免不了让人心里犯嘀咕。据本报报道,专设“办不成事”窗口,不是说这个窗口真的办不成事,恰恰相反,这个窗口专门办理那些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窗口受理的都是“疑难杂症”,解决的都是“烫手山芋”。

随着北京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一次性告知”、“一窗口受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等具体做法愈加成熟,办事大厅的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大幅提升,老百姓和企业到窗口办事,早已碰不到吃拿卡要的情况,也不必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跑。服务好、效率高、成本低,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红利。但不得不说的是,还有少数事项,因为历史原因、政策调整、社会变化等等,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工作人员既不敢违反规定搞特殊,又不能跟群众说这个压根不能办。

群众之事无小事,政务服务部门不能当无事人,问题再难不能让群众作难。针对难点痛点,北京市政务服务局要求,对“办不成事”,各政府服务中心不仅要设立窗口,而且要成立专班、分析原因、限期解决。近日,东花市街道为残疾退伍军人谢先生办理退休手续的过程,这个特殊窗口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谢先生户籍在东花市街道,平时租住在房山,多年没交过保险,也不知道档案存放在哪儿,反复质问“怎么没人管我”。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迅速启动流程、成立专班,打通所有环节,很快为谢先生办好了退休手续。因为把百姓的事放心上,“办不成的事”就办成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办不成事”虽只是极少数,但把办不成的事办成了,意义不小。挂牌一个多月的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两个多月的清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至今均只受理并办结了一件原本“办不成”的事。但无论是通过办事群众的反应,还是工作人员的感受,“办不成事”牌子不能撤。哪怕这个窗口没有业务,也有存在的意义。一来说明老百姓的事在正常的办事窗口得到了有效解决;二来因为它不仅能为办事群众提供疑难问题的咨询服务,还能让群众心里有底儿,更从中看到了政务服务部门心里有群众的情怀、把群众的事儿真当事儿的态度、排除困难去解决问题的作风。

当然了,并非所有“卡住”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办不成事”渠道来解决,因为有些事本身属于“不能办的事”。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能办的事坚决办成,不正是为民服务的真谛所在吗?(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