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让农民搭上现代化快车

澎湃新闻 2021-09-24 14:37:37

原标题:“农民丰收节”:让农民搭上现代化快车

向诸位提一个问题:“‘中秋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恐怕答对的人不会太多,答案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是的,今天恰逢她的四岁生日。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纷纷张罗各种庆祝活动。当地政府提前一个月甚至更久精心准备,联合组织策划,请来网红或知名艺人等开展直播带货,推销地方特产,弘扬地方文化,着力提升地方影响力与知名度。

然而,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坐标上,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天的喧闹,而应有更恒久与远大的目标。这就好比一个人生日的时候,亲朋们祝福语里的“天天快乐”比“生日快乐”更有实际意义。

之于广大农民朋友而言,什么是更恒久与远大的目标?我以为,这个目标理当包括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朋友们搭上现代化的快车。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过去一段时间,所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导向,资源配置受户籍制度影响的偏倚,乃至抽农补工、抽乡补城等城乡利益协调模式,总之,以优质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市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偏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导致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一定程度上以削弱与牺牲广大农民利益作为代价。

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对各种阻碍农村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制度进行剔除或革新,对各种横亘于城乡之间有形与无形的“墙”进行拆除或修缮,一系列旨在全面加速城乡流动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制度与新机制被构建。新的发展时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下,应该使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一体,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乡村补给城市走向城乡互哺,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农民与市民享受同等福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让广大农民充分融入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国民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区域差异巨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广大乡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正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难题。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底,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导入适宜性产业,探索新的条件下土地整理、农地流转等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实现规模与集聚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及生态旅游业,是农民充分融入现代化进程、收入得到大幅提高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也在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增加交通、教育与医疗等公服配套、提供技能培训与其他发展机会、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与涵养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农民不仅物质生活方面更加丰盈,精神世界也更加富。

在秋高气爽、收获的季节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的当然不止是农业的丰收,更应当是农民的丰收。农民的丰收,不仅应当体现在收入的增长、物质的丰裕,更应当包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句话,农民丰收节的主体是农民!关键是夯实农民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中的主体性地位,目的是实现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全面现代化,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实现农民真正意义上的“丰收”。(姚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