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消费信贷规范健康发展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21-10-20 17:15:34

原标题:积极推动消费信贷规范健康发展

近年来,各类银行依托不断细分的场景,推出了名目繁多的消费贷产品,其中不乏让人啼笑皆非的名目。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银行机构不得开发违反公序良俗、助长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的“墓地贷”“美丽贷”“彩礼贷”等消费信贷产品,坚持打击各种“伪创新”。(10月16日《证券日报》)

近年来,各类银行依托不断细分的场景、职业,推出了名目繁多的消费贷产品。其中的一些名目,让人啼笑皆非。如某地方商业银行推出的“彩礼贷”,有关海报内容显示,该款贷款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用途限定于新婚旅行、购买车辆、首饰和家电。其特别标明: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消费贷款因蹭上了“彩礼”这个热点,在网上引发很大争议。但这也仅仅是数不胜数的各种消费贷中的一款产品而已,在“彩礼贷”之前,各种“培训贷”“创业贷”“医美贷”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时让消费者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有消费者甚至深陷其中,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在金融市场上接连出现的面对特定群体、有特殊用途的消费贷产品中,一些产品的还款规定与其他消费贷产品没有大的差别,只不过是采用了比较容易吸引眼球的词语来获得关注,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手段。所谓的“彩礼贷”不但有悖于公序良俗,而且还有助长过度消费、助推不良社会风气之嫌。

消费贷是利是弊,取决于是否可以合理使用。对于消费者来说,若盲目申请消费贷,伴随而来的,不仅是债务的重担,也有精神上的压力。一些名义奇葩的消费贷产品,看起来是金融机构试图拓展市场的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在以关爱之名行牟利之实。对于此类过度营销诱导无节制消费,尤其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年轻人产生的误导不可小觑,必须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不要被所谓的消费升级、精致生活等概念蒙蔽双眼,为一时的攀比、奢侈、享乐付出沉重代价。监管部门要出重拳,重点治理金融产品过度营销,打着金融创新旗号,诱导过度负债的行为,推动健全有利于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规范银行机构与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审慎开展与助贷机构的业务合作,不得提供显著高于市场利率的消费信贷产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助长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的消费信贷产品加强打击力度,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