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基层测评中的“饭圈”乱象同样需要重视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22-02-23 16:30:10

原标题:李英锋|基层测评中的“饭圈”乱象同样需要重视

当前,不少地方部门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记者在西部某地调研发现,各式各样的投票让广大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同时,更导致公款买票、刷票等乱象。网络评选投票的需求催生各类“水军”,刷票成为产业链。有基层干部表示,买票的人越来越多,票的价格行情也水涨船高。“以前通过网络买一票是一两角,后来涨到7角左右,现在较贵的投票已涨到2元一票,反正都是基层政府掏钱。”(2月16日中国新闻网)

近些年来,不择手段地刷票、控评、炒作已成为“饭圈”的一大乱象,国家对此出重拳予以整治。而一些地方部门,在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对相关工作开展考核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刷票控评的乱象。无论是基层干部“手把手”帮群众投票、替群众投票,还是利用公款买票、刷票,都透着一股“饭圈”味。以至于在一人一票的模式下,“2万多人的乡镇,投出4万多票”“户籍人口均只有两三万人的两个乡镇,分别投出5.8万票、7万多票”,基层网投测评中的“饭圈”乱象让工作测评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过程和结果都注水严重、假得离谱的网络投票式考核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是一种新的不正之风。这样的考核不仅背离了民意和实际,减损了政府公信力,也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和基层财政的负担,甚至会诱发违规支出、违法违纪的问题。财政预算里不应该有公款买票、刷票这类支出,对于基层政府的买票钱必须高度重视,刨根问底,紧盯不放。

更为严重的是,在充斥着“饭圈”乱象的网络投票式考核模式中,不少基层政府的压力都来自于网络投票的排名,主要精力都会放在刷票上,放在用票数包装修饰相关工作的政绩上。如此,极容易形成“实质工作出彩不如投票出彩”“解决投票问题就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扭曲价值观,基层政府或干部对实质工作的关注度就会降低,真正用在工作上的精力也会减少,而工作中真实的亮点或问题也很容易被掩盖。显然,“饭圈”乱象下的工作考核模式是不务实、不科学、不公平的,违背了工作考核的规律,也会引发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

基层“刷票控评”只是乱象的表象,在这种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些地方盲目、简单、片面地依赖网络投票模式测评考核基层的工作,从考核层面就输出了“工作好不好,网络投票见分晓”的错误信息,并用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给基层布置安装投票App、拉票的任务,不断施加压力,迫使基层进入了一条错误的考核轨道。

文娱领域的“饭圈”乱象需要整治,基层网投测评中的“饭圈”乱象同样也要整治,既要瞄准基层投票乱象的“标”,也要瞄准考核乱象的“本”。有关上级部门、考核部门应该摒弃工作考核唯网络投票的做法,建立多元考核机制,善用抽查、暗访、事后跟踪回访等措施,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多下基层、多找群众倾听真实的民意,采集第一手信息,关注实质工作中的硬性指标、亮点或问题。要把网络投票结果当做一种考核参照,或者列为考核权重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投票过程与结果的监督,采取“投票实名制”“投票地理位置限制”等防作弊措施,对部分投票情况进行随机核查,发现买票、刷票等弄虚作假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扣掉被考核单位的一定分数,甚至可以取消被考核单位的评先评优资格。同时,还有必要加强对基层的财务监督,扎紧财务管理制度的篱笆,严格禁止以各种方式变通花钱买票、刷票的行为,让违反财务管理纪律花钱买票的单位或人员付出纪律代价、法律代价,从源头堵住基层花钱买票、刷票的财务管理漏洞。基层干部要把精力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