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平|法治为冬奥保驾护航

民主与法制周刊 2022-03-02 15:02:57

原标题:于 平|法治为冬奥保驾护航

北京冬奥会期间,憨厚可爱的“冰墩墩”可谓火遍海内外,这个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的吉祥物,令无数人为之痴迷。“冰墩墩”不仅网上发售秒光,线下门店更是排了数百米长队。一“墩”难求之下,“冰娃胖墩墩”“爆款冰敦敦”“吉祥物冰周边”等仿制“冰墩墩”及相关周边的商品,纷纷在社交平台冒头出售,引发诸多争议和纠纷。

小小“冰墩墩”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严肃的法治问题。体育需要规则,法治则是其中最核心的规则。根据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告,北京冬奥组委会享有对“冰墩墩”标志的专有权,任何人不得为了商业目的去使用,否则就构成侵权。

也正因此,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地纷纷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尤其是对与冬奥会有关的吉祥物、纪念币、纪念章、体育用品等重点商品,增加检查频次,严厉打击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一些越过规则底线“蹭”冬奥会热度的品牌,因此付出了应有的违法代价。比如,豆瓣的关联公司因使用奥林匹克标志进行宣传,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处罚。此外,一些经营主体也因在宣传文章或社交媒体中类似的不规范使用,遭到行政处罚。

事实上,对于吉祥物等冬奥周边产品或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只是“法治冬奥”的一环。作为一个大型体育赛事,冬奥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诸如反兴奋剂、运动伤害等等,都需要未雨绸缪,纳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比如,对于反兴奋剂问题,早在202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就增设了与兴奋剂有关的罪名,为反兴奋剂提供了有力的刑事法律武器。而对于冬奥会赛事中可能涉及的运动侵害等应急事件,北京冬奥组委也提前谋划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案和制度安排。

种种法律的挑战,不仅出现在北京冬奥赛场上,也发生在日常生活领域。比如,冬奥会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一决高下,诞生了诸多征服人心的奥运英雄。赛场外,一些商家也借助冬奥会的东风违规经营“奥运生意”,未经授权使用运动员个人照片进行商业推广等现象时有出现。对于此类问题,不仅需要加大执法,以零容忍的姿态加以遏制,也需要通过普法,让商家和消费者养成恪守法律、遵循规则的自觉,让“法治冬奥”的理念深入人心。

可以看到,通过法治为冬奥保驾护航,已经贯穿于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举办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制度创新和改革措施难免遭遇法律空白的瓶颈,因此完善相关立法就成为重中之重。有统计显示,自北京冬奥申办以来,北京市共完成12项相关立法,涵盖了冬奥志愿服务、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无障碍环境和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而在更高层次的立法层面,无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兴奋剂违法“入刑”,还是国务院修订《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抑或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建立健全涉奥案件纠纷解决机制等等,也都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一流法治环境的保护和支持。

浓彩重墨的“法治冬奥”色彩,其实是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角度融入北京冬奥会的法治元素,既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也是“依法治体”理念和成果的集中展现。从这个意义而言,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所昭示的,不仅是“体育中国”的形象,也是“法治中国”的精神。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北京2022年的冬奥会,我国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两届高水平赛事,也证明了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法治保障能力,更表达了将体育法治建设进行到底的决心。法治是北京冬奥会的底色,也是这场赛事所留下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而这一历史事件,也终将推动我国体育法治,乃至社会治理能力和法治化水平走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