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变奏曲 ——镶黄旗沙地治理纪实

锡林郭勒日报 2019-08-21 00:00:00

原标题:绿色变奏曲 ——镶黄旗沙地治理纪实

全媒体主题采访报道组

“十九年前,这里光秃秃的,荒凉贫瘠,没有生机,对于什么时候能在自家草场上放牧,心里根本没底。”在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日舒特嘎查,牧民赛音巴达日呼看着自家草场上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和闲适吃草的牛群,内心百感交集。作为生长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他亲历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变化。

2000年,天气干旱,内蒙古出现大面积扬沙天气,沙尘暴频发,大风裹挟黄沙吞噬着草原,威胁着牧民的生产生活。“那时候一刮风就是好几天,在室外面对面站着都看不清对方,出门时必须全副武装,头盔、护目镜、过滤口罩一样都不能少,日常出行很困难,更别提放牧了。”赛音巴达日呼说,天空昏黄浑浊是他对那个年月的记忆。

同行的镶黄旗林工站工作人员布仁吉日嘎拉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在牧区进行防沙固沙工作,经常是泡一碗方便面还没开吃,碗里就吹进了沙子。做饭大师傅根本没法做饭,和的面里是沙子,炒的菜里也是沙子。”他说,最后他们只吃煮鸡蛋,剥了壳后迅速塞进嘴里以防粘上沙土。

面对退化的草原,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在镶黄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植绿。2002年,镶黄旗启动实施为期6年的生态移民工程,完成生态移民3350人,赛音巴达日呼一家便在其中。为确保工程建设区在治理的同时得到自然恢复,镶黄旗积极推行禁牧舍饲工程,于2002年开始连续两年对285万亩草场实施季节性禁牧和全年禁牧,连续六年对全旗775.8万亩草场实施了为期45—60天的春季休牧,对沙源治理工程139.27万亩治理区实施连年禁牧保护。

作为防沙治沙的主力军,林业人布仁吉日嘎拉对当时全员齐上阵、团结一致抗沙的场景记忆犹新。“大家带着帐篷、背着干粮一下去治沙就是两个多月,为保证苗木在最佳时间种植到沙土中,我们常常凌晨三点就借着月光出去干活,一直干到晚上十一点。”布仁吉日嘎拉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栽种任务,他的一位同事直到结婚当天才请假回家,当时吃的苦都不值一提,沙地变绿是每个林业人的梦想。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镶黄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治理自北向南、由西往东集中连片逐年推进。到一期工程结束,镶黄旗北部浑善达克沙地昔日43.3万亩植被稀疏、明沙流动的荒漠大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基本被固定,绿色植被普遍覆盖,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0%普遍提高到45%以上。整个治理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丰美草原景观,形成了一条东西长51公里,南北平均宽5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绿化带,成为全旗生态建设效果最明显、成效最突出的样板工程。

草绿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当初因自然原因迁移出去的牧民又回来了。2011年,回到自家草场的赛音巴达日呼和萨日娜夫妻俩专注养牛,如今他们家有100多头牛,但夏季时这些牛并不在自家草场放养,而是通过租赁草场和托养代养的方式培育牛群。“夏季时我们对自家的草场禁牧封育,让牧草充分生长,等冬天时再通过半舍饲半放牧的方式养牛。”萨日娜告诉我们。家里一年的总收入是20万元左右,每年租赁草场和托养牛群的花费并不低,每头牛每年大约花费1200元,但在萨日娜看来这一切都非常值得,“钱挣再多,没有了绿色就失去了一切,只有保护好草原,我们才有未来。”

沙地治理十分艰难,但越是艰难越要咬牙苦干,努力让沙地变绿洲。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镶黄旗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确保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顺利开展。

思路决定出路。为保证沙源治理工程林业项目科学实施,镶黄旗政府提出了“南治沟坡,北治沙”的决策思路,遵循这一决策思路,该旗一期沙源工程在北部的治理主要围绕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并开展实施。在规划治理中,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原则,将全部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和大部分封山育林任务集中安排在浑善达克沙地,采取“封、飞、造、围”综合治理模式,即在治理区全面围封的基础上,选择丘间低地和缓坡栽植杨、柳、榆、沙枣、沙棘、杨柴、柠条等固沙树种,选用黄柳、芦苇、葫麻秸杆等材料,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迎风坡面设置网格式再生沙障和机械沙障,雨季对整个治理区进行普遍飞播。从沙源工程开始实施,整个浑善达克沙地治理自北向南、由西往东集中连片,逐年推进。

沙地增绿,如何让绿色不褪色?为保护和巩固沙源工程建设成果,全旗建立了旗、苏木镇、嘎查“三级”监管体系,本着“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项目区专人管护,嘎查协助,苏木镇监督,旗林业公安、草原监理等单位负责日常巡护和管理保护措施的监督检查与落实,管护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为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取得最终成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报道组成员刘阿芳 耿敏 苏荣其木格 苏日嘎拉图 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