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聚焦“少好快”全面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魅力霍林河 2021-05-10 09:00:00

原标题:包头市聚焦“少好快”全面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全面提升政务服务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打造“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一流政务环境,实现了流程更简化、服务更精细、环境更舒适、办事更便利、群众更满意目标。

一、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依托自治区“蒙畅开”平台,实现企业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一链”全程网办,0.5个工作日办结,并免费提供公司印章、税控设备和证照邮寄服务。今年前4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1628户,网上办理率达92%。二是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取消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审查,简易低风险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压减在12个工作日以内完成。通过实行承诺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工业项目取消土地收储环节、带设计方案出让、并联办理土地手续和承诺制审查规划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社会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由100个工作日压减至3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的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由100个工作日压减至55个工作日。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推行电子施工许可证,已在线办理674个项目,大幅提升了项目手续办理进度。三是简化财产登记手续。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动产登记、交易、税收、水电暖气过户线上线下“一链”并联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办结。与21家金融机构共建“不动产+银行”便民服务网点,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全市通办”及呼包鄂乌“四城通办”。四是简化用电、用水、用气报装服务。低压报装和高压报装工程办电环节压减至2个和4个,低压用户接电不超过10个工作日。内线用水工程接通不超过1.5个工作日,外线用水工程接通不超过6个工作日。用气报装实现零审批、零跑腿、零成本,受理时限压缩为1.5个工作日。

二、紧扣群众需求,全面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

一是“网上办”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自治区“大综窗”系统,实现与14个自治区厅级部门、26套系统对接,累计共享信息1100万次。拓展了网页端的“包头政务服务网”、手机端的“蒙速办(包头站)”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鹿城之窗”自助服务一体机、银行APP等多场景应用,汇聚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事项7304项,网上可办率达98.2%。注册个人用户26.45万户、法人用户224户。先后荣获中国社科院“全国数字政府政务服务创新奖”、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全国数字政府卓越实践奖”。二是“掌上办”功能不断拓展。推进“蒙速办”(包头站)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与各行业、各领域的94类应用高效融合,汇聚26个行业的131类高频电子证照,群众可通过“蒙速办”APP查询社保、公积金、不动产、健康卡、结婚证、健康码、出生医学证明、营业执照等信息,办理司法公证、招投标等事项,缴纳交通罚款等费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蒙速办”注册用户达26.47万人。三是拓展“一次办”应用。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将企业群众需到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件相关的“一揽子事”,跨部门整合成121个群众眼中的“一次办”事项。按照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和办理时限“只减不增”原则,编制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在市、县大厅设立专门窗口,以“在编人员+政府购买服务+行业部门人员”模式组建专业化队伍,负责事项咨询、受理、转办和发证等工作。四是升级“帮您办”体验。重点聚焦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梳理49项“帮您办”事项,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建立“帮您办”窗口,采取“在编人员+政府购买服务+部门抽调人员”模式建立专门队伍,负责代办事项的咨询、受理、转办和发证等工作,有效提升项目手续办理进度。

三、把握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一是对标全国一流,做好“六减两优”。市级551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要素比2019年有大幅精简,申请材料减少20%、证明材料减少60%、办事环节减少24%、办理时限减少54%、跑动次数减少40%、中介服务减少8%,208个事项实现立等可取“马上办”。二是增强“一站式”服务能力。市政务大厅进驻企业登记注册、纳税服务等38个部门单位的551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形成了“全链条、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完善市、区、街道、社区“1+N+X”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成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场所739处,年办理各类事项1015万件,接待群众近1500万人(次),增长22%。通过逐级下沉、多点布局、充分授权,养老认证、医保缴费、身份证等118个个人高频事项向社区服务中心、银行网点、派出所、交警岗亭等基层服务站点下沉,实现“一站式、多点办”。户籍、出入境、公积金等业务实现“同城通办”,初步形成“500米、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三是推行“一窗综合受理”改革。311个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中台专业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发证”的“分类无差别”前中后台协同服务模式,变“企业群众窗外跑”为“工作人员窗内跑”,“一窗受理率”达60%,群众满意率达99.7%。设立异地“互办互认窗口”,“药品零售许可”等103个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四市“跨市互办”。

四、注重规范高效,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化改革

一是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了《各级各类综合服务大厅(站)运行管理基础标准》《综合受理工作指南》《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审查要点》《市本级精简审批事项程序及流程汇编》《“差评”整改制度》和《咨询投诉管理制度》等制度标准,严格落实“十项服务承诺”“十条服务禁语”制度,事项办理、现场管理、窗口服务等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规范”等6项标准入选自治区和包头市地方标准。二是推行“立体化”考评监督。通过对各级大厅和窗口开展常态化网上效能监察,进行现场纪律检查、音视频监督和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推行“立体化”考评监督。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累计19.4万条评价,满意率达99.9%,对“差评”进行全面回访,限期整改落实。畅通热线、网站、窗口等咨询诉求渠道,每年接听群众咨询电话1.7万个,并及时办理反馈企业群众的投诉建议,以群众满意度倒逼服务不断优化。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站(点)推出双休日、节假日“不打烊”服务,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问题。实施市政务大厅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建成了400平米的7×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配制了各行业自助服务设备26台(套),可自助办理信息查询、材料上传、网上审批、生活缴费等337项服务。四是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完善软硬件设施、推广“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常态化组织“红旗窗口”和“服务标兵”评选,深入开展窗口服务“一米线”专项整治,推动各级窗口作风持续转变,服务效率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率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