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10年】创新激发非遗“活”起来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非遗10年】创新激发非遗“活”起来

“2005年,我在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倍低音四胡,为四胡家族添加了一个新成员。”在草原文化遗产日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哈达说,保护性创新,是激发非遗项目活力的有效渠道。

10年来,我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严格按照非遗项目保护的规律,不断创新保护手段,支持部分非遗项目创新发展,鼓励非遗项目传承人自主创新,使我区非遗保护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2014年6月14日,在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当日,自治区文化厅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出版活动,这成为我区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新亮点。10年来,我区不断探索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非遗保护方式方法和渠道,推出了包括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千校万户计划等多种方式,在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蒙古族长调、呼麦是我区的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水平。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两个非遗项目,我区利用草原文化节、各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舞台,以非遗本源为核心,推动非遗项目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挂毯织造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历经数代传承,最终落户乌海。采用这种工艺织造的乌海挂毯,图案丰富多彩,以人物、动物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图案见长。这个项目在保证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在不断丰富图案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其产品也成为国际往来中的重要礼品。

赤峰市巴林左旗皮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该项目传承人张鹏说,十几年来,他和他的演出团队带着这个项目几乎走遍了东北地区。谈到创新,他认为,古老的技艺不能动,但是可以在演出的传统剧目上进行创新,按照现代人对皮影戏的需求,创新节目内容,创作皮影戏人物形象。

保护性创新在非遗保护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被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所关注。本次草原文化遗产日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也体现了更多非遗宣传方面的创新理念。区域性布局的布展理念、非遗项目的生活化和场景再现、自治区非遗名录卡片墙的布展设计等等,令观众感觉耳目一新,起到了引导大众关注非遗、传播非遗的作用。

“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并不是盲目的创新,而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创新。对于最原始、最传统的内容,我们要严格保护,还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乔玉光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衍生品。比如鸿茅药酒制作工艺,卓资山熏鸡制作工艺等,可以以制作工艺为根本,生产出衍生产品,和市场对接。这样的创新,更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 纵观自治区10年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之路,无论是将非遗项目以多种形式在舞台上表演,以影视、图书等现代化手段加以保护,还是提高非遗产品创作设计水平,其目的只有一个——让非遗真正“活”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用当代思维创新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草原文化独特魅力的非遗一定会焕发勃勃生机。”乔玉光说。(记者 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