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将湖北好声音带到内蒙古大草原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万里茶道》将湖北好声音带到内蒙古大草原

6月8日,大型原创楚剧《万里茶道》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拉开全国巡演的序幕。

据了解,《万里茶道》由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文华奖双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夏青玲领衔主演(饰玲珑),湖北省戏剧牡丹奖得主、国家二级演员余维刚担纲男主角(饰天韬),是一部以小人物情怀展现茶之厚道、国之大道的正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茶道风情。编、导、演、音、美各部门都以大的艺术格局,多层面地诠释万里茶道上深厚的人文底蕴、时代内涵和楚剧艺术独有的艺术品格。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武汉楚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内蒙古的演出,还将赴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市进行全国巡演。

听导演来给我们说戏

1、题材背景

19世纪中俄万里茶道,绵延13000公里,横跨亚、欧大陆,从中国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陆路3280公里。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从恰克图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使茶叶之路延长到13000公里之多,成为名符其实的“万里茶路”。它是中、俄、蒙沿线人民用智慧和生命铺就的一条商贸古道。不仅是一条可以与汉代“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国际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象征开放、文明、友谊的文化纽带。

该剧以行走于商道上的汉口商人为原型,讲述一对茶商的爱情传奇故事。她们“因茶相识,因茶相知,因茶相爱”,折射出万里茶道悠远的历史风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茶道写人道,茶在身旁相伴,道在脚下蔓延。

2、主题意蕴的提炼

万里茶道,走出的是茶之道、人之道、情之道、国之道。

漫漫旅程,不只是“商程”,更是“心程”。

行过坎坷长路、风刀霜剑,我们需要克服内心多少彷徨、疑虑、焦躁、诱惑甚至是痛苦、煎熬,才能走入真实、走入疏朗,以平静、高尚的人格,面对星空、面对恒久,活出人类应有的尊严。

子曰:“发乎情,止乎礼。”真挚、含蓄、内敛,这既是茶之品格,也是传统的东方情感审美,亦对当下有着积极的参照。

3、演出样式的审美追求

楚剧《万里茶道》是一部以小人物的情怀,展现茶之厚道、国之大道的正剧,之所谓“茶在身旁相伴、道在脚下蔓延”。音乐创作、人物创造、舞美构想,都要以“不忘初心”为源,“情归楚地”为本,加强地域特色、茶道风情的渲染,注重人物情感的开掘和表达,继承传统,力求创新。各部门要以大的格局,丰富的表现手段,如同“茶”之发酵,多层面的诠释《万里茶道》深厚的人文底蕴、时代内涵和楚剧艺术独有的艺术品格。把《万里茶道》打造成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高峰之作。

作为观众你不能忽视《万里茶道》的三个“美”

楚韵之美

行万里路、情归楚地。清朝年间在汉口经营茶叶生意的“大河兴”商号三娘柯玲珑和掌柜叶天韬随商队一起踏上万里茶道,沿途不仅经历了种种艰辛,也经历了情感上的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坎坷。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的创作可以展开无限的想象。玲珑与天韬青梅竹马,却为家族另嫁茶商,两人有爱不能言的情感世界,为全剧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音乐创作始终要坚持“行万里路不忘初心”的创作思想,力求在保留楚剧音乐声腔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音乐元素和审美。玲珑落水和天韬救火两场戏,让两人压抑的情感有了两次表白,为演员的表演及演唱提供了空间及心理跨度颇大的表演。玲珑在误以为天韬死去后的唱腔,悲中要有情,同时,要有人物关系情趣的味道。城门外的唱段是一段核心,也是全剧的突转,音乐及表演要细腻地表达人物挣扎的内心世界。第六场“三杯茶”文学本很有味道,舞台呈现要让观众品出茶的味道、品出人物的情感、品出人生的况味。通过音乐演出去诠释了“寻到是苦失亦苦,离苦得乐在寻时”的思想意蕴。要充分运用戏曲艺术唱、做、念、舞的艺术手段为人物服务。

全剧的音乐表现,要充分凸显楚剧声腔特点,灵活运用“应山腔”“采桑调”“高腔”“仙腔”“迓腔”等众多声腔,合理布局,张弛有度。楚剧三大声腔——板腔、高腔、小调,要在剧中几位主人公的唱段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仙腔”进行创新,突出剧种特点,增强艺术感染力。该剧的音乐表现形式力求多样,特色纷呈。运用咏叹、对唱、重唱、合唱等,丰富楚剧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传统的韵味,乐队的编配要合理,注重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利于楚剧的传播与推广。

2、茶道之美

风情变幻、虚实结合。“茶道漫漫发汉江,试问江长与道长?身在关山万里外,一回首处是我乡”。随着“大河兴”商号茶队的脚步,万里茶道上的不同风情、风貌历历在目。开场的码头,以欢快的扁担舞,描绘出“来帆去桨纷如蚁,廿里茶港人如流”的大汉口繁华场景;太行山,开场的“危乎高哉”展现茶人的豪情及茶道的苍凉,伙计们推车喊出威武的行车号子,一唱众喝,野味十足;茶队走到晋中,音乐则需透出山西民歌的调子,通过音乐的变换,表现茶道之艰辛。在风情变幻中,始终有着浓浓的汉味贯穿,这是主干。如吉利与雪芽想念家乡的一段唱,历数大通巷的馓子,花布街的糖糕等汉口美食,突出远行茶人的思乡之情,要运用地道的楚剧小调,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及跋涉的景象。

与之呼应的是,该剧的舞美、灯光要灵活运用绵延不断的线条,营造茶道沧桑绵延的意境,丰富舞台视觉效果。码头上鳞次栉比的帆船以茶色为背景,码头上人来人往、穿川流不息,呈现码头文化固有的特点。黄河孟津渡口的场景,用传统戏曲的水旗和现代的多媒体相结合,投影在水旗上舞出黄河的滔滔水波。第五场黄花梁上和尚谈寻茶,运用多媒体勾勒出云龙变幻的纹样,彰显戏曲艺术写意之美。

3、立意之美

以茶明志、意向高远。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商贸古道,绵延万里的茶道凝聚着中、俄、蒙等沿线人民的智慧和生命。如果仅仅有丰富的声腔和变幻的茶道风情来呈现,未免太过单薄。需对主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开掘。一路颠沛流离,茶队经历了巨浪、天火,倒下了驼伯,走了吉利与雪芽,玲珑和天韬却依旧坚持“寻茶去”。在情感与商号未来的抉择中,玲珑敬天韬三杯茶,以茶的“清远”品格喻人明志,让故事超越了儿女情长,将汉口茶人诚实守信、矢志不渝的经商之道和真情连在一起。表现了大汉口人开拓茶道的艰难和执着,不仅叙述了茶道上的爱情故事及人物的命运,也阐述了寻茶之乐在寻时的道之真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