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与“收礼”的负累

魅力霍林河 2015-09-11 09:16:00

原标题:教师节:“送礼”与“收礼”的负累

 

教师节,家长“跟风”送礼忙,教师苦笑“被收礼”,双方陷入收与不收,送与不送,欲收不能,欲罢不可的两难困局。家长觉得教师节一年一次,别人送礼我不送,自家孩子是吃亏;而老师一样为难,同样面临着收与不收的考验。

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市的多位家长和老师,听取他们对于教师节送礼的一些看法。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师在收礼与不收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消除认识误区,重建信任理解,或许才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该不该送?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大多数孩子都十分童真,在教师节的礼物选择上很简单,亲手制作的书签、贺卡、喉宝、教案本……但相比起孩子的“纯真”,家长的教师节送礼单就显得有些“处心积虑”。

“别人都送,我们不送,怕吃亏啊。”家长周雯告诉记者,“其实送礼也很烦,送多少、怎么送都是问题。”周雯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给老师送礼,从礼品到购物卡……周雯说,一来想表达对老师的心意,二来也希望跟老师走近些,以后比较容易交流,如分班、换座位、选班干部、争取得奖资格……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

记者调查发现,有一多半的受访家长表示会在教师节送礼。还有一些无奈的家长,内心上,他们不愿意送礼,觉得是“不好的社会风气”。但又担心,自己不送别的家长会送,孩子得不到老师的“照顾”。于是家长们在送与不送,送什么之间纠结。

“觉得应该不应该是一回事,送不送是另一回事。想不想送是一回事,敢不敢送是另一回事。毕竟孩子的‘前途’捏在人家手里。”家长周先生则直言不讳,“我是不想送的,就怕别的家长送,要是大家都送了而我没送就不好了,还不是希望孩子好,不然谁花钱送礼呢。”

也有部分家长则认为没有送礼的必要。“没送过,也没想过送,读书都是靠自己的,觉得送了也只是求个心理安慰,没有用。”图图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前两年教师节,图图妈都没有给老师送过礼物,今年同样也没有为此操心。“老师什么都不要,说只要孩子来学校开心就好了。”图图妈表示,希望孩子在这种看似有些不公平的环境中学会应对。“以后孩子长大了要面对更多这样的情况。这些不公平就让孩子自己通过学习成绩来调整吧,我相信,老师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应该胜过喜欢礼品吧。”

“家长送礼,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春晖表示,教师是教育者,教育学生是本职工作,没有任何理由收取礼物,尤其是当学生明白“送礼能办事”的现象之后,会严重毒害他们的心灵,不知不觉间,便养成“遇事要送礼”的理念,为走上社会之后大搞不正之风埋下隐患。

该不该收?

采访时记者也了解到,面对教师节接踵而来的“礼物”,不少老师也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般满心欢喜。“家长的礼物越重,老师的压力越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班主任对记者说,拒收,会让家长觉得与他们的关系疏远。收下,自己其实心理压力也挺大,今后该怎么对待孩子,照顾到什么程度,是很难拿捏的。

“其实,大部分老师在收礼与不收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我市某小学教师张雨莎(化名)坦言,送礼也会给老师增加压力,甚至让人看轻。“作为老师本就应该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是他的职责和义务,不会因为金钱的多少而改变他的天职,否则他就是不称职的。对于教师而言,最好的礼物应该是理解、支持与尊重,而并非物质上的礼物。”

“事实上,这种变了味的交易也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建立在物质金钱攀比之上的送礼风气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世俗功利化的漩涡之中。”有近40年从教经历的自治区高级教师刘致华则认为,教师节这种特殊的送礼,不仅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使教师与学生间本很纯洁的师生关系变了味,也使个别师德不够高尚的教师更加偏离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也使个别学生家长借送礼之机向老师提出一些不当要求等。

症结所在

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这样的难题不仅折腾着家长和老师,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师收受家长的礼品礼金现象也十分头痛。7月中旬,教育部下发通知,详细列出6种严禁的行为,为教师行为划出6条红线……但让人遗憾的是,尽管家长苦恼、老师纠结、法规禁止,但给老师送礼现象仍未禁绝。

“送了礼孩子的确受老师关照多了。”一位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家长说,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在园里不好好吃饭,班上孩子多,老师也不会特别照顾。后来送了礼,吃饭时老师多给孩子一些关照,就好多了。“从这点说,给老师送点礼还是值得的。”

还有学生家长对记者说,老师手里掌握的“教育资源”并不少,比如调座位、选班干部、推荐优秀生等等,因此,教师节是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

除了希望得到老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外,也有不少家长是抱着“花钱买心安”的心态给老师送礼。听到身边的朋友、同事教师节都给老师送礼了,担心自己不送会引起老师不高兴,就“随大流”也送。这样的家长不求得到额外的好处,只想让老师留个好印象。

采访中,不少送礼给老师的家长对记者说,教师节给教师送点礼联络感情,表达谢意,他们觉得是正常的事,没什么好奇怪的。刘致华则认为,家长给教师送礼,是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教师节送礼、收礼是部分家长和老师的行为,但也的确给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教育界的声誉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就像有偿家教一样,表面看起来都是你情我愿的,其实这里面夹杂着不少无奈,而这也肯定会影响到家长对教师和教育的正面评价。”

“送礼毕竟不是正常的交流,而且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家长如果想跟我建立联系,完全可以直接跟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通过现有的家校互动的渠道,让我多了解一点孩子,也有利于我因材施教。”刘致华认为,遏制送礼现象的升级、泛滥,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老师加强自律外,家长同样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回归本源

事实上,对于送礼,不少教师会感到很尴尬,甚至很不舒服,因为绝大多数教师从内心来说,最期待的是自己的学生都有上进心。

在采访中,不少受访老师都坦言,曾经在教师节收过礼物。对于出于感恩、答谢、体谅工作的小礼物,大多都可以接受;但对一些贵重的,特别是“背后有求”的礼物,老师就感到负担沉重而拒绝收礼。

在我市某小学任教的叶老师有点“气愤”地说,她班上曾有一男生上课总是爱说话,影响其他同学,她多次打电话给家长说明这一情况,但是家长都不理。后来叶老师提出要把该学生座位调整一下后,家长竟然拿着一个购物卡说是“教师节心意”,让她感觉受到侮辱。

“尊师重教是一种光荣传统,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让学生学会感谢、感恩这堂课不能少,关键是如何来表达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杨伊生认为,学生自己制作一张问候的卡片,对老师悄悄地送上几句祝福,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等等,这些未尝不是给老师的礼物,“礼物可大可小,可以有形,可以无形,没有统一的格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只是一种内心的表达,感情真诚,心意到了足矣。所以,送礼禁令禁的只是那些被异化了的礼尚往来,绝不是要禁学生对老师的致敬之心。”

“应当让教师节的礼物回归到最原始、最真心的状态。”刘致华表示,这样无论是送还是收,作为感情的最自然流露,那都是一种最轻松的状态,就不存在送与收的负累了。“还有就是,作为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师和学生进行更好互动,在互动中让老师能够感受到学生的祝福,让学生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这种集中、公开的表达也能避免个人表达中的一些‘灰色’。”刘致华说。

玉泉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滨也认为,学生家长希望在教师节的节点上感谢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身体力行地尊重教师的劳动,自觉遏制送礼之风,鼓励孩子亲手制作礼物,不仅可以避免孩子从小品德受污染,也可以培养孩子对老师的尊重,更能倡导环保之风,一举多得,“对老师来说,家长如能平时多与学校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把下一代教育好,就是一份贴心的礼物。”

破解困局

对于送礼,家长处于“送”与“不送”的两难,尽管深恶痛绝甚至口诛笔伐,但是,一旦事关孩子的前途,则免不了“投鼠忌器”。

对于收礼,教师处在“收”与“不收”的两难。面对家长勉强但又顽强的“送礼”攻势,似乎却之不恭,收下反而是解决问题的方便法门,于是这种选择又进一步强化了家长的判断。

显而易见,教师节“送礼”已成为一种负担,非但学生家长十分厌烦,教师也颇为无奈。对学生家长来说,送礼之意不在尊师,倘若自己不送,别人送了,担心教师会有所偏袒;倘若自己真的送了,又心有不甘,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

“教师节送礼‘两难困局’不过是社会病态的微观写照。”刘致华认为,送礼成潜规则,皆因为道德、法律和责任上的显规则没有发挥作用,权力寻租和利益互换现象没有得到禁止。欲治教师节送礼风,就得根治社会“潜规则”病。

“其实家长大都清楚给老师送礼不对,可是不送似乎又处于弱势,送礼总归比不送好。在‘礼出心安’的心态下,若不收,家长无以安心,认为你拒绝是因为对其心存成见,会区别对待他的孩子。”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韩成福认为,正是这股风气“绑架”了双方,而造成的结果则是近几年礼品的数量越送越多,档次越送越高,最后陷入攀比的恶性循环。

“就教师层面而言,需要完善和落实教师权益综合保障机制。”杨伊生认为,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保障教师在工资收入、医疗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尊严感,具有现实的物质支撑,“尊师重教,终究要靠制度配套建设来实现。”

“其实我最开心的是收到毕业多年的学生发来的短信,一条短信足矣!说明这孩子还记得老师,也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刘致华说,其实当下我们最亟需做的是真正学会尊重教师,学会感恩,重视教育,让教师节回归本义,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回归本源。(记者刘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