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用药月特别关注——孩子生病家长开药方,太危险!

魅力霍林河 2015-09-17 09:52:00

原标题:全国安全用药月特别关注——孩子生病家长开药方,太危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1年将每年9月确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近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实施方案》,从9月1日至10月31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用药安全集中宣传。关于安全用药问题,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朱华和药学处主任张勇。

据呼和浩特市健康教育所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首府地区,86.7%的城乡居民曾有过自我用药的经历,超30%的人自行用药时曾出现过失误,家长给孩子自行用药的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

“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朱华介绍,现在每天到内蒙古医院就诊的儿科患者占全院门诊量的10%以上,因家长给孩子不合理用药、造成儿童病情加重的病例也时有发生。 “去年夏天,我就抢救了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朱华介绍,因为腹泻,家长给患儿持续口服了几天的苯乙哌啶片。后来,孩子腹泻虽然止住了,但突然出现不吃、不喝、不哭、精神萎靡等症状,而且病情发展十分迅速。

“患儿来的时候心跳微弱,呼吸只有七八次,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朱华说,面对这个危在旦夕的婴儿,刚开始她还真有点束手无策,她感觉孩子的病情有点奇怪。朱华一边给孩子做检查,一边仔细询问孩子的用药情况,当得知家长曾给孩子大量服用苯乙哌啶的经历后,她判定这是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结果。

找到病因后,施以对症治疗,孩子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朱华告诉患儿家长,苯乙哌啶是成人止泻药,虽然具有良好的止泻效果,但超量服用会造成人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抑制。 “很多药品成人用了没事儿,但儿童一使用就出问题,这并不是药品怎么了,而是儿童的生理机能与成人有着很大区别。”朱华说,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比例高,与儿童生理机能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吸收、代谢与成人不同有着很大关系。

“害怕副作用不给孩子用药,自己开处方擅自给孩子吃药,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盲目拒绝或依赖抗生素……”在朱华看来,导致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诸多用药误区所致。孩子生病后,千万不要给孩子擅自用药,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照医生医嘱,科学合理用药。此外,儿童专用药物缺乏也是导致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一个因素。 张勇介绍,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普遍存在着品种少、规格不全、剂型单一等问题。在目前3500多种临床药物中,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儿童专用药物缺乏,仅有60多种,尤其是专门用于新生儿与婴幼儿的药品就更稀缺了。(记者 张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