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达斡尔民歌传遍大江南北

魅力霍林河 2016-06-16 09:44:00

原标题:愿达斡尔民歌传遍大江南北

“在那深山密林深处,祖辈居住着达斡尔族……”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中心校的走廊内,不时回荡着孩子们的歌声。一位老师告诉笔者,这是鄂铁柱在用汉语和达斡尔语教学生们演唱旗歌《深山密林是我家》。

今年55岁的鄂铁柱,是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乌春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是腾克镇达斡尔民俗陈列馆馆长,馆中的很多物件都是他收集整理的。别看鄂铁柱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但是他对达斡尔族文化了解得很深、很透,并积极加入到达斡尔族文化传承工作中。因为对达斡尔族文化很有研究,他被当地人誉为达斡尔族的“活化石”,很多学者慕名而来,想通过他了解更多的达斡尔族文化。

鄂铁柱能讲一口流利的达斡尔语,说起汉语来却显得有些笨拙。他讲述了自己学习扎恩达勒、乌春的经历,“我从记事起就听老人们唱扎恩达勒,她们洗衣、做饭、摘菜时边干活边唱歌,每天早上只要睁开眼睛就能听到这样的歌声,时间长了自然就学会啦”。乌春也叫乌钦,是达斡尔族的一种诵唱叙事民歌,2006年就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种田、放牧、洗衣、做饭等等,所有的生活场景都能用乌春演唱,表达演唱者或高兴或悲伤的心情。“即便是几个人面对同一个场景,因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用乌春唱出来的情绪也会有所不同。”鄂铁柱介绍。

鄂铁柱说:“汉族人在写歌词时讲究合辙押韵,其实达斡尔族的乌春也要讲究合辙押韵。”提到创作,鄂铁柱觉得非常遗憾:“因为我读书少,文化水平低,创作受到了限制,没有办法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尽管这样,鄂铁柱还是尝试着自己创作,目前,他反映时代变迁的乌春作品正在创作中。“虽然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会克服的,希望我的作品能早日完成。”

腾克镇文化站负责人说:“鄂铁柱从6岁起就能登台演唱扎恩达勒、乌春,到现在已经歌唱了近50年。”

如今,鄂铁柱除了做好达斡尔族民俗博物馆的工作外,平日里,还经常到学校教唱扎恩达勒、乌春,还教孩子们学习达斡尔语,给他们讲达斡尔族民间故事。10岁左右就和鄂铁柱学习乌春,现在已经是艺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鄂慧峰说:“学习乌春是我学习音乐的基础,虽然乌春没有流行音乐那么好听,但是我还会经常唱一唱,我不想把在师傅那里学到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丢掉。”

鄂铁柱说:“我希望达斡尔族民歌能够传遍大江南北,我会把我知道的全部教给孩子们,为达斡尔族文化传承做一点贡献。” (李金梅)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6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