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节日病还这么多?

魅力霍林河 2017-02-15 11:58:00

原标题:为什么节日病还这么多?

中国的节日,都讲究吃。比如,所有的传统节日,吃喝都成了最重要的内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等。因此,节日期间大吃大喝,成了人间一道很亮的风景。刚刚过去的春节,人们都在喊叫因为吃喝过度,真有点吃不消了。

节日吃喝的传统风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疾病的蔓延。从一些身边朋友节后上班的闲聊中得知,由于节日期间大吃大喝、大量饮酒,或是饮食太过油腻,周围的不少亲友得了病,有的看医生,有的住了院,有的还一病不起。其中,多以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以及肠胃病居多。如今时兴大数据,不少医院还做了数据统计与储存。据首府某医院的资料显示,有3种病被列为年节症。

一是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腹背部放射,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二是酒精中毒,不少人节日期间饮酒无节制,出现了酒后呕吐现象,语言混乱不清,动作拙笨,神经高度兴奋,一旦昏睡后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寒冷、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三是肠胃不适,或上吐下泻,或腹部鼓胀,十分难受。

除此之外,糖尿病血糖增高,支气管患者呼吸不畅,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心血管病人频频复发,等等。总之,本来是欢乐愉快的春节,不少人却过成了疾病多发、病痛缠身的节日。

常言道,病从口入。追溯节日期间所有病疾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饮食不讲科学的结果。一般常识告诉人们,春节的饮食风险远不止暴饮暴食,春节前由于存积了大量食物,剩菜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食物变质的风险,食物交叉污染的风险,食物过期的风险,等等,都是节日病增多的直接诱因。其实,如果加深一步思考,还应该挖掘一下为什么会屡屡发生节日病?

近几年,随着全民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关于科学饮食的知识没少宣传,各类案例也常常见诸于各类媒体,有些饮食常识的普及也很广泛深入。一些让节日病光顾身体的人,也都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可见,节日病之所以难以绝迹,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观念根本转变的问题。

爱护身体,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也需要理性和自觉,需要在自我约束的前提下养成。比如,节日期间饮食的“3少2多”,就是一种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3少”,少吃脂肪、盐和糖。至于其中的道理,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脂肪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大患心脏病的风险;盐的过量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吃糖多了,会使血糖升高,引发营养不良。“2多”,多吃鱼肉和新鲜蔬菜水果,鱼肉中脂肪酸,能够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水果蔬菜能够提供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就是这些简单不过的常识和道理,人们都在美食面前忘却了,色、香、味的诱惑下,止不住要大吃大喝;“感情深,一口闷”,亲朋好友的劝说下,情感占了上风,酒一喝就过了量。可见,人的健康生活习惯要完全养成,和圆满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一样,也需要一个自我约束到高度自觉地过程,需要励志,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