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打造铝业人才集聚洼地

魅力霍林河 2020-09-04 00:00:00



作为通辽市铝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通辽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人才通辽”建设的要求,立足产业优势,按照“政策引领、平台先行、多元联动、产才相融”工作思路,突出“高精尖缺”引才、聚才、兴才、留才,不断从注重政策机制创新、促进引育使用并重、推动人才主动融合、实施立体个性服务等方面着手,构筑铝业人才集聚洼地,为铝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产业 人才”催生发展加速度

前不久,从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年产15万吨亲水铝箔涂层项目成功进行了试生产。“这是我们刚刚下线的新产品,下一步我们将邀请总厂的技术人员对设备参数进行更精准的调试,让生产运行更稳定。”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奇云告诉记者。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工业园区铝工业B区,主要生产铝箔,终端产品为双零箔、食品箔、药品箔等,广泛用于交通、家用电器、建材装潢、医药包装、烟酒包装、食品包装等行业。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于2019年10月启动年产15万吨亲水铝箔涂层项目,预计到2020年底完成7条生产线及其配套的设备安装调试投产。

产业聚,则人才兴。近年来,我市在招商引资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中坚持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同步推进,优先引进有配套人才的科研团队,通过产业集聚,带动技术创新,实现产才相融、互动双赢。2014年以来,累计吸引王国栋、缪昌文等院士6名,专业技术人才293人、高技能人才497人,引进大连理工李延举教授、联晟邹立河等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个。不仅如此,在人才工作中,我市深入实施“两个同步”策略,即依托霍林郭勒工业园区,推进自治区级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和自治区级人才改革试验园区同步建设,共邀“两院”院士等11位专家把脉“煤电铝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聘请铝行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海石为政府铝产业发展顾问,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聂祚仁等10余名高层次人才为政府科技顾问,不定期开展咨询服务。

“论坛 项目”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在今年的铝产业高峰论坛上,我将与大家分享交流七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包括激光检测自动控流和应急装置、电解槽阴极运行和破损监控系统、智能打壳下料系统等,希望通过论坛让这些技术推广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内蒙古锦溪铝众创空间负责人王建军说。

内蒙古锦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与内蒙古蒙东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配套成立的高新科技企业,并与其联合运营“锦溪铝众创空间”,主要从事铝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相关智能产品设计、制造,与智能装备相关的工艺创新、设计研发成果的市场化推广工作。2017年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于今年成功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

为了解决因人才严重缺失,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市采取“论坛峰会 项目合作”形式以“会”聚才、柔性借智,破解产业难题,打响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国性人才交流品牌,累计吸引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知名专家,日本、香港等国内外行业精英1000余名。自2012年以来,连续举办全国性论坛峰会9次,其中仅2018年就举办全国性论坛峰会3次。实施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工程,经以中国工程院张文海等3名院士为首的专家组认定,二氧化硫排放稳定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氟化氢排放稳定在0.05毫克/立方米,粉尘颗粒物排放稳定在3毫克/立方米左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及时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霍林河“风光火”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荣获联合国“今日变革进步奖”。

“学校 企业”提升产才融合度

“我们在摩擦焊的基础上研发的铝钢焊技术已经接近尾声,目前正在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没问题,我们将进行下一步的工业实验。”上海理工大学铝钢焊工艺研发团队负责人彭虎表示,通过与内蒙古锢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联姻”,让学校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开花结果,既推动了研发工作,又为当地铝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让企业有了科技支撑。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我市抢抓全面深化改革有利契机,通过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铝业人才强市,促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向这里聚集。相继与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合作,建立中色科技霍林郭勒分院,围绕低温低电压铝电解、高端铝箔加工等课题开展研究。内蒙古蒙东铝及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在与国内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基础上,与德国、瑞士、新西兰等多家国际领先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型阴极磷铁浇铸系统开发和应用等研发项目13项,形成自主专利20余项。同时,依托霍林河公共实训基地,与东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开展办学合作,挂牌成立“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年培训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围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技工学校、创业孵化、技能鉴定五项工作重点,建成3个实训孵化车间、30个实训室,可鉴定工种100余个,能为60余家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精准 贴心”提高人才幸福度

“来这边有两年多了,越来越习惯这里的生活。”在内蒙古锦联铝材公司工作的“90后”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着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栽下引才聚才的“梧桐树”。先后制定出台了《霍林郭勒市推进“人才强市”工程实施方案》《霍林郭勒市人才引进聘用管理办法》《霍林郭勒市“煤电铝、煤化工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人才引进聘用政策,启动人才安居安心等7个人才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专家及人才公寓,落实引进人才子女、家属服务待遇,确保人才舒心工作、用心干事、幸福生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38亿元、“助保贷”12.8亿元,推动2000余人成功创业,拉动就业近万人。目前,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2万人。宋振骐等5名院士、专家获评自治区“草原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