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产权市场着力推进罚没资产处置平台建设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内蒙古产权市场着力推进罚没资产处置平台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有效推进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完善,各类罚没财物的依法合规处置成为执罚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

近年来,自治区相关部门针对罚没资产的特点,对处置环节进行全流程梳理并参照相关省市做法,进行顶层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罚没资产在管理、处置、监督环节上互相分离的常态化处置机制,为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加我区非税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在辅助自治区相关部门做好罚没资产处置工作中,作为自治区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产权“阳光交易”平台和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推进涉案财物处置系统化平台建设,为资产处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制度化建设条件。近期,已经进场公开处置的一批包括手表、工艺品、首饰等10个品类的罚没物品一经亮相就备受市场关注。

制度体系建设。中心针对罚没资产的不同特点,形成了包括分类保管、价值认定、资金上缴等环节的制度和办法,为规范进行罚没资产处置提供了流程顺畅、风险可控的制度体系保障。

互联网应用建设。中心的E交易网络交易系统可实现包括公告登记、咨询竞价、成交结算等环节的全程互联网电子化操作应用,便于异地买受人参与,确保罚没资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交易。

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中心针对罚没物品特点,采取流媒体、纸媒体、路演、投资人数据库及全国信息联网,大数据共享和跨区域参与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形成推介立体式、多点式对接,全线上操作增强安全性和保密性,方便投资人和客户。

规范监管体系建设。自治区国资委、财政厅、高级人民法院对中心进行规范监管。罚没资产委托单位通过开放的系统监测端口(全程留痕、不可逆)进行动态监测、接收数据汇总反馈,实现管理、处置、监督相互分离。

自治区罚没资产处置工作,可借助国有公信力平台完善规范的风控制度体系、成熟的专业团队和先进的网络技术等市场化资源和手段,更好地进行要素资源配置,避免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

《内蒙古日报》2016年8月30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