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国有经济发展的豪迈之旅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国企改革发展综述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开启国有经济发展的豪迈之旅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国企改革发展综述

改革与发展,往往经过时间沉淀后更加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内蒙古国企发展史上意义非凡的5年。

这5年,内蒙古主动适应新常态,重大国企改革措施落子如飞,国企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国企改革发展浓墨重彩,为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国企改革波澜壮阔

十八大至今对于内蒙古而言,是新世纪以来最富挑战性的5年。

这5年,进入新常态的我区国企面临一系列严峻考验,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和外需不振、内需疲软将这种考验推到极致,深化国企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为此,一场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的内蒙古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徐徐拉开。

区直13户监管企业被分为商业竞争、特殊功能两类,8家盟市国资监管机构也对监管企业进行分类,提高了国企经营业绩考核的有效性,全区国企分类改革拉开大幕。

推动80%以上区直企业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自治区国资委出资监管的13户企业有10户建立了董事会,全区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走向深入。

全面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分配、履职待遇等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薪酬与业绩挂钩、激励与约束统一、效率和公平并重的机制,全区国企改革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自治区国资委出资监管的47.76%的国企(117户)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监管企业正在实施的混合所有制项目20个,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重头戏。

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目前全区部分国企已与所在盟市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年底前将完成70%移交任务,主辅分离、突出主业的全区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引导监管企业依法处置低效无效资产200多项,包钢淘汰过剩炼铁产能133万吨,盐业公司库存下降,能建集团资产负债率降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区国企改革的行动成效先声夺人。

区属企业在自治区与央企合作恳谈会上签约的7大项目均已开工,内蒙古在与央企合作共赢中推动国企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按照推动包钢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相关要求,自治区国资委将其中60项任务落实到13家主责单位,现已完成19项,包钢改革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将监管权力清单中的50项审批审核事项压缩到18项,并初步完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组,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路径逐步明晰。

组建旅游集团、大数据公司工作组,鼓励自治区级国有资本向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内蒙古以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国企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自治区国资委推动监管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出台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区直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国资国企改革走上管、防并举的制度化轨道。

制定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方案,涉及资产总额占部门单位所属企业资产的90%,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稳步推进。

确定了落实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30项重点任务,实行党建工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成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政治保障。

……

方向决定命运,改革才能自强。5年来,国企改革已成为内蒙古史上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国有经济发展播下了希望之种!

改革开辟发展前景

改革,是决定我区国企命运的关键一招。

国企改革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全区国企适应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全区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辟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阔的前景,来自全区国企的做强做优做大。

包钢集团、内蒙古高路公司等3家国企成为资产总额“千亿级”企业,包钢集团、内蒙古电力集团荣登“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内蒙古高路公司荣登“2017年中国服务业500强”榜单。

包钢集团建成史上投资最大的千万吨稀土钢板材项目,并牵头整合组建北方稀土集团,正在推进以稀土为重心的产业战略转型。

内蒙古能建集团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产值和利润连年增长,组建3年即实现在香港主板市场整体上市。

蒙能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新能源板块实施股份制改造,并正在取得成效。

广阔的前景,来自全区国企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内蒙古电力集团蒙西电网2015年实施输配电价改革以来,平均降低电价7.3分/千瓦时,大大降低了全区用电企业成本,为我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实现稳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内蒙古交投集团正在参与投资建设总里程近千公里的自治区铁路项目,高路公司建设营运里程已突破2000公里,为内蒙古补齐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短板发力。

广阔的前景,来自全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自治区本级国有资本在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的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分布在冶金、能源、交通、金融等基础优势行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占区属企业总量的80%以上。

广阔的前景,来自全区国有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截至2016年底,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18878.7亿元,净资产7884.7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36.9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9倍、3.0倍和1.2倍。

时间是常量,也是发展的变量。这个“变”,就是内蒙古在国企改革发展中赢得的广阔发展前景。

改革积累宝贵财富

深化国企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5年来,在这场堪称生动实践的国企改革中,内蒙古进一步开启了国有经济发展的豪迈之旅,推开了国有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之门,积累了放眼未来的宝贵财富。

——全区国资监管系统始终立足区情实际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并将国企党建工作融入到国企改革中,为国企改革发展把舵。

——我区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协调解决供需失衡等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相继出台国企改革配套文件确保改革精准发力,为全区国企改革发展加油助威。

——我区坚持把试点改革作为推动改革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开展的9项国企改革试点中,包钢集团董事会建设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盐业公司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国资运营公司改组等正在取得积极成效。

——自治区国资委先后协调听取国企改革汇报50次,向自治区上报改革议题40个,多次展开走访调研,与区内外相关企业、国资监管机构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为各项国企改革任务落地实施注入强大正能量。

……

正能量的注入,让内蒙古国有经济在稳中求进中运行在合理区间:截至2016年底,区属国资监管企业实现资产总额3463.3亿元,净资产963亿元,营业收入1106.5亿元,分别是2012年末的1.6倍、1.5倍、1.1倍。

历经改革的碰撞、砥砺和收获,内蒙古国企改革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谋划。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依然处于新常态下的内蒙古国有经济,我区继续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无比坚定:

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监管企业及所属二级企业功能分类,不断推进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继续推进国企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及亏损企业处置和企业债务重组优化;

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负债率,规范企业融资和担保等行为,严控非主业投资,防范化解国企债务风险;

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七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新进展;

围绕“六大基地”“七网”建设新组建或改组一批国有企业集团,引导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集中;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不断健全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强和改进国资监管。

扬改革之帆,筑发展之基,我们坚信: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必将继续托举起内蒙古国有经济波澜壮阔的崛起与进步!(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