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补短板:瞄准强根基 志在利长远

魅力霍林河 2016-09-28 21:50:00

原标题:内蒙古补短板:瞄准强根基 志在利长远

——“五大任务”之内蒙古进度篇(五)

巴彦浩特至银川、查干德日斯至吉兰泰、乌力吉口岸至苏宏图、额济纳至酒泉……今年,阿拉善7条铁路建设项目被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巴彦浩特终于要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

巴彦浩特是目前我区12个盟市中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盟府所在地,“行路难”一直是制约阿拉善发展的瓶颈之一。其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也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2016年,内蒙古下定决心,补上这块短板。

今年上半年,我区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区公路、机场建设完成投资348.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45.2亿元,开工建设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5196公里,机场建设完成投资3.6亿元。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我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频出大手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呼市地铁一号线于今年春天开工。前不久,呼市地铁二号线又开始动工,内蒙古人终于迎来地铁时代。

“谋划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首先要摸清‘家底’,知晓短处在哪里。对于欠发达地区,补短板是加快发展、继续做大经济‘蛋糕’的当务之急。”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说。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我区经济发展的“短板”远不止交通基础设施这一块。民生、非公经济、创新创业......近几年来,我区上下埋头苦干,一件件的追,一个个的赶,终于在补上这些“短板”的进程中,有了惊喜的突破。

——民生保障上,我区今年成绩亮眼。

过去我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全区有80%的嘎查村(行政村)没有街巷硬化,60%的嘎查村没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170多万农牧民饮水不安全,157万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既是制约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最大难题,也是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短板”。

针对现状,我区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经过努力,我区农村牧区的变化有目共睹:53.6万户农牧民住进了美观舒适的新居;259.19万农牧民和学校师生喝上了安全水;9388个嘎查村的农牧民走上了水泥路;8557户农牧民解决了不通电难题;88.58万户农牧民看上了高清数字电视;新建标准化卫生室6147所、文化室9337个、便民连锁超市5986个;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落实了508.91万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和高龄津贴。如今,农村牧区的“短板”得到有力提升。

——创新创业加强,释放了发展第一动力。

2016年,我区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无论是传统的畜牧业,还是新能源装备、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都有了不凡的创举。

阿尔巴斯绒山羊、乌珠穆沁羊、三河牛等5种我区优质家畜实现太空育种。

9月13日,呼和浩特市与18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签约,从研发到整车制造,我区打造新能源汽车基地的梦想不再遥远。

包头市正在加快组建机器人研究院,先行启动重型工业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伺服电机产业化项目、互联网+光伏清洁机器人项目、智慧能源与节能环保4个研究项目建设。

全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70万台,居全国首位;建成了中蒙俄国际光缆和呼和浩特至北京4条直通光缆,完善了一批省际光缆通道,形成了通达国际、国内的高速宽带网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区创新能力的“短板”正在提升,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内蒙古创新的气势不甘人后。

——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占了半壁江山。

8月25日,在包头市举行的蒙商大会上,许多在海外、在他乡的蒙商“大咖”,感动于家乡的发展,愿意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做出贡献。英国蒙商会会长卢霖说:“我们非常愿意把国外先进的人才、技术引进到内蒙古。”

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区有民营市场主体162.84万户,注册资本(金)16595.55亿元,分别占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的97.84%和注册资本(金)总量的55.4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ll579.1亿元,同比增长8.1%,占全区GDP的64.2%。

仅就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9.16万户,同比增长14.87,平均每天新登记1064户,全区市场主体已达到167.14万户,注册资本3.34万亿元。一大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资本注入到市场中,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力军。

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为了补齐限制发展的一块又一块短板,内蒙古所做的已经覆盖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成绩虽明显,任务仍艰巨。但是挽起袖子补齐短板,这已是当今内蒙古上下的共识。

强根基,利长远。在补短板的征途上,围绕《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补短板工作的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科技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农牧业、民生保障、公共服务9个专项45项工程,内蒙古正在继续发力,以非同寻常的魄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冯雪玉 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