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环境评审生态再敲警钟

北京青年报 2021-06-04 16:37:17

原标题:净化环境评审生态再敲警钟

云南省纪委监委近日曝光了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专家假”“假专家”问题。今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通海县弄虚作假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主要涉及杞麓湖柔性围隔、水质提升等3个项目。有29名专家参与杞麓湖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弄虚作假,他们拿了数额不等的评审费、专家咨询费,出具了“同意”“原则同意”等意见,无一人给出“不予通过”意见或选择退出。

评审专家不仅是头衔和待遇,更是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地方党委政府主推的重大工程项目,专家出具的意见往往是作出项目决策的直接依据。在云南通海县杞麓湖相关项目评审中,29名专家明知项目存在瑕疵和问题,不抵制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出于“帮助”“补台”等心态,给予项目肯定性评价。云南省纪委监委指出,这些专家丧失客观、公正、独立的科学研究立场,履行职责不到位,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工方“背书”,造成了严重后果。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专家共同为造假项目“背书”?调查发现,这些专家以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为纽带,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一名专家接到“订单”要开展项目评审,会邀请自己熟悉的人,也是为了项目“好通过”。按照某种潜规则,这些专家评审要“讲规矩”,如果专家提出的意见较多,或者不予通过,就会被专家组其他专家认为不合群,以后基本就没有机会参加行业评审。有一些参加评审会的所谓“专家”,其实并没有资质和专业背景,只是临时被叫过来凑数救场。

这是十分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逆淘汰”使讲正气、走正道的专家受气、受排挤,让歪风邪气大行其道,有些人甚至由此走向违法乱纪的邪路。与个别专家弄虚作假案相比,专家共同为造假工程项目“背书”,危害更加严重,且隐蔽性更强,发现难度更大。

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其中规定,“对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专家,取消其入选专家库的资格,予以通报并抄送所在单位”。只有坚持“严”字当头,对评审专家失范、造假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出重拳、下猛药、铁腕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才能发挥以儆效尤的警示教育作用。

《意见》还提出:“鼓励公众、社会组织通过‘12369’、信访举报等方式对环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举报。”净化评审生态,要动员公众参与对评审权力运行的监督,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调动群众尤其是内部人的举报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好地破解造假发现难等难题,提高法律制度的威慑力。

防范环境评审专家造假,遏制评审“逆淘汰”现象,亟须构建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相互配套、有效运行的评审机制,完善专家遴选、考核、回避制度。要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评审专家库联通、专家共享、网上评审,定期对专家评审行为进行评估,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29名专家共同为造假项目“背书”,这一丑闻再次敲响了规范环境评审行为、净化环境评审生态的警钟。各地都应引以为鉴,深刻记取反面典型教训,认真弥补管理漏洞,扎紧制度“篱笆”。要严明评审纪律作风,大力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净化、优化评审生态,从源头上严控生态环境风险,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