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综合治理,如何打造生态蓝色海湾?

学习时报 2021-09-29 17:15:04

原标题:海岸带综合治理,如何打造生态蓝色海湾?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带,既包括了沿岸陆地环境,也包括了海洋环境,拥有近1/4的全球初级生产力,提供约90%的世界渔获量,是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区域,是承接陆地向海洋的关键区域。随着国土开发强度的增加,临海工业、港口布局、资源开发等不断加强,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开发和产业集聚趋势愈加明显。为此,加强陆海统筹协调发展,要把海岸带作为治理的关键,把海洋生态红线、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功能区划等纳入“多规合一”的内容,还海岸带以自然和美丽别具特色的蓝色海湾人文景观。

陆海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陆海空间分割,陆海发展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重海岸带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海域与陆域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布局和发展定位等方面缺少统筹协调和衔接,特别是近海的围海养殖、过度开发,美丽的海岸带遭遇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首先,过度围填海,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围海造地等造成海岸线平直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破解陆域建设空间不足的困境,围海造地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据有关数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围填海面积超过30万公顷,自然海岸线受损比例约占2/3。过度围填海和开发,不仅导致湿地、滩涂消失,幼虾仔鱼等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环境遭到破坏,还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的生存环境,造成海岸线退缩、岛礁消失、风暴潮肆虐,直接威胁到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与居住等。

其次,海岸带过度养殖,海洋的环境污染严重。据中国渔业最新资料统计,我国海水可养殖总面积达260万公顷,为世界第一,占全部用海确权面积的70%以上。近海岸的水产品过度养殖,加剧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海水鱼类养殖中,超过80%的磷和碳以及超过50%的氮通过残饵、排泄等入海,海水富营养化严重,我国多个海域赤潮和浒苔频繁发生。

再次,陆源污染入海,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河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桥梁和纽带。由于陆地污染入河汇海,我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近海三分之二海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在我国受监测的442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工业排污口占42.8%,生活排污口占12.3%,其他类排污口占44.6%,全年入海污水排放量71.3亿吨,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仅占监测总次数的60%左右。同时,对全国193个入海河流断面开展的监测结果表明,三类以上水质断面149个,占77.2%。受监测的7个河口生态系统均呈现亚健康状态,多数河口海水富营养化严重。可以说,陆源入河口环境污染是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综合治理是海岸带陆海统筹的重点。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增加,海洋生态安全日趋严峻,已成为国家战略性问题和制约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离不开国家海洋生态治理体系的支撑与保障。实现国家海洋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陆海统筹发展的战略规划。将陆地和海洋当作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加快编制陆海统筹发展规划,还要加快编制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手段,实现陆海国土空间统筹管理的全域覆盖。同时严格控制海岸带的开发活动,共抓海岸带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是要禁止破坏性开发,实现海岸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其次,统筹陆海空间开发,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之一。但长期以来,对海洋的利用不平衡,海岸带、浅海的利用过度,远洋、深海的开发利用不足。为此,从国家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量,须加强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陆海空间相互补充、陆海发展并举。在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基础上,推动海洋经济向深海远洋、极地延伸,以强化远海和深海开发,使陆域获得更多的休养生息空间。同时,加强近海和浅海空间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中华民族宝贵资源的永续发展。

再次,统筹陆域与海域建设审批,严控海岸带开发建设。一方面,要从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防治自然灾害等角度统筹进行围海造地的规划和评估,避免海洋生态环境持续退化。另一方面,还要彻底改变陆海分割的建设审批体制,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统筹陆域空间和海域空间开发建设。同时,坚守海洋生态红线,严格执行除国家重点项目外一律不准搞围填海的规定,拯救海洋生态链。

最后,以海制陆,实现陆海联动发展。以海洋生态环境容量确定陆域空间经济规模,促进海洋生态修复。也就是说,从河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角度,实行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河海共治模式。一方面,在开展区域、流域和海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控时,从源头上控制海洋污染,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在加强河流入海口的常态化监测时,要以河流和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抓手,倒逼陆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马永欢、吴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