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的农村牧区产业融合“路线图”

内蒙古新闻网 2017-09-23 00:00:00

原标题:巴彦淖尔市的农村牧区产业融合“路线图”

金秋9月,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大地迎来流金叠翠、硕果盈枝的丰收季节。金色田野葵熟粮丰瓜香果硕,广袤草原牛羊肥壮牧歌悠扬,工厂车间精深加工机声隆隆,农贸市场商贾云集物畅其流,电商园区创客云集网通天下……一幅幅现代农牧业“接二连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融合提速发展的壮美画卷展现眼前。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扎实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有机发展为主攻方向,围绕乳、肉、绒、粮油、番茄、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互联网+”思维,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产业集聚、智力支持,积极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农畜产品加工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先后制定出台了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旅游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心描绘出一、二、三产融合的“路线图”。探索出产城融合、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融合、农牧业功能拓展融合、新技术渗透发展融合等模式,推动三大产业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真正让农牧区美起来、农牧民富起来。

产城融合模式。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将相关联的二三产业布局于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园区集中。全市建成了临河联丰、五原联星、杭锦后旗民建等一批“现代农牧业+光伏+旅游+电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小镇。

农业内部融合模式。通过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全市共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768个,肉羊、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72%和98%。云海秋林公司利用奶牛养殖产生的粪便制作有机肥,对盐碱化耕地进行改造后,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料,建设有机牧场,促进种养殖循环发展,提高了种养殖效益。

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推进农牧业经营主体向上下游延伸,与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连接起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三瑞公司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瑞6号等食葵品种,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深加工+网销”的葵花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增强了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牧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巴彦淖尔市依托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河套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乡村旅游点198个、特色旅游村镇23个、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48家,其中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两家,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8家。

新技术渗透发展融合模式。在自治区率先开通科技信息移动服务平台,为农民打造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务体系;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8个自治区级农牧业科技园区,园区科技示范服务和辐射带动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行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牧业农牧区发展新空间、农牧民增收致富新渠道。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内蒙古羊畜产品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近1亿元,建成全国首个葵花产品商品交易所,实现全球挂牌交易日线上交易额1.5亿元。全市已经建成6个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河套馆”上线运行,电商企业达到1134家,实现交易额19.8亿元,增长27.4%。培育了“三胖蛋”“黄金纬度”“先蛋先鸡”等互联网畅销品牌,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多业态复合融合模式。圣牧高科公司和富川公司,既有种养结合、生产研发,还有商务观光、“互联网+”,实现多功能、多模式深度融合。巴美公司在发展肉羊养殖的同时,以羊文化为主题,兴建了“羊博园”,开发了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