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盐碱荒滩 如今种稻养虾

巴彦淖尔日报 2018-06-28 00:00:00

原标题:昔日盐碱荒滩 如今种稻养虾

我市共有耕地1072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4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5%。改良盐碱地对巴彦淖尔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去年,我市从自治区争取到了五原县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探索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和盐碱地改良后的多种经营模式,将来为全市乃至全区大面积盐碱地改良示范打样。近日,记者来到项目区看到——

平坦的小油路两侧,一行行杨柳枝繁叶茂,一块块田地宽展平整,一道道沟渠配套相连,绿油油的小麦田、牧草田、水稻田点缀其间,一幅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树成行的田园图画映入眼帘。近日,五原县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盐碱地改良如火如荼进行,农民群众、技术人员、资深专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分类实施改良工程。

暗管排盐、上膜下秸阻盐、种植耐盐牧草、发展循环养殖等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让5万亩盐碱地呈现出沃野良田美丽容颜,也让农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土地改良 ——为发展绿色产业创造条件

在“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的一块空地上,一间茅草屋样式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五原县去年新建的盐碱地改良展厅。展厅内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示了盐碱地的形成、治理历史、当地耕地土壤类型、暗管排盐技术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展示的各种盐碱地改良技术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上膜下秸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效果也比较明显。

上膜下秸技术如何改良盐碱地?记者在项目区看到,村民们正在盐碱地里播种牧草。内蒙古蒙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上模下秸技术在这里试种18个牧草品种,从中选择耐盐性强、产量高的,作为下一步改盐增草项目推广的牧草品种。

公司项目区经理王伟向记者介绍,上膜,就是种完牧草后,在上面铺一层膜,防止地表水分蒸发,在地表形成一层盐分,同时减少除草剂用量;下秸,就是把废弃秸秆翻植到地表以下40厘米处,形成秸秆隔层,种植三年以后再把它翻过来,已经腐化的秸秆会形成有机质、腐植酸。对于重度盐碱地来说,下秸阻断盐分的效率在80%左右,也就是说有80%的盐分被阻隔在地表以下40厘米,而一少部分盐分对作物生长基本没有害处,反而会提高作物抗性。上膜下秸技术是运用生态方式来修复盐碱地,可以使每亩土地增产20到40公斤,增收140元到240元。

2017年五原县启动实施隆兴昌镇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以来,从实施高标准农田配套工程开始,对项目区大破大立进行积土清运、道路修建、土地平整、沟渠开挖、林网绿化,到今年已实现了5万亩土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为实施改盐工程技术措施奠定了基础。

在改盐过程中,五原县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土壤5万亩,叠加实施“上膜下秸”技术2000亩,“暗管排盐”技术5600亩,为发展绿色产业创造了条件。

耐盐特色种植业 ——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

近日,五原县隆兴昌镇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一片繁忙景象,伴随着隆隆机器声,两台满载秧苗的插秧机穿梭而过,水田里转眼间铺满了新绿。项目区引进包头南星公司和唐山海富公司,今年在这里开发了1060亩重度盐碱地,试验种植海水稻,让这里有了江南水乡的别样风韵。

技术人员李凤军信心十足:“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发生普通稻的病虫害。我们栽植的水稻品种预计亩产能达到700多斤,五原人今年就能吃到自己种的绿色大米了。同时,通过种植海水稻,能让原来颗粒无收的重度盐碱地实现当年增产增效,通过三年改良以后,可以实现水稻和其它经济作物的轮作。”

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启动以来,五原县引进企业、科研院所,在集中连片的盐碱区内搞起了规模化种植,实现土地改良增效。除种植海水稻外,还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牧草、中草药红花,着力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

听说中储草生态科技公司要在村子里的盐碱地种牧草,隆兴昌镇荣义村村农民刘建华第一个响应,把自家200亩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流转给企业。

今年中储草公司在荣义村流转3000亩土地,试点种植籽粒苋牧草,牧草基地由公司统一经营、集约化管理。该公司种植部经理鲁国宝说:“牧草秋天收割以后做成青储饲料,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殖业,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

目前五原县已与78家企业开展合作,其中中储草、蒙草等14家企业已经集中流转2万亩土地,重点种植耐盐牧草。同时,当地还引进64家企业试验示范改盐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3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课题。

循环养殖业 ——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在内蒙古兴禾源农业公司对虾养殖基地池塘内,已经投放的50万尾南美白对虾掀起阵阵涟漪。公司负责人武冠楠介绍说:“今年预计亩产白对虾500斤,23亩水面可以产出白对虾1万多斤,实现利润20万元左右。”

对虾的养殖对北方来说本就是新鲜事儿,兴禾源农业公司是如何在盐碱地里养对虾的?原来,公司将地表盐碱土层铲掉聚集成网格式的堤坝,再将挖出的优良土壤覆盖到堤坝盐碱土壤之上,堤坝用于种植,池塘养殖对虾,利用第二年清塘时池塘底部的营养成分滋养堤坝植被,逐步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微循环。

在项目区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中,五原县引进青青草原、金草原、美洋洋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新增优质基础母羊6000只,年出栏量3万只以上;引进内蒙古君羊牧业建设1万只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打造5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引进兴禾源农业公司试验渔稻共生循环水产养殖、微咸水养虾150亩。(记者 鲍艳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