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打响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攻坚战

通辽日报 2019-04-08 00:00:00

原标题:开鲁县打响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攻坚战

3月19日,开鲁县东风镇七家子村,几台机器正穿梭在大田里回收废旧地膜。

开鲁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60万亩。自上世纪80年代,农用地膜开始在该县广泛应用,截至2018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3万亩。

覆膜栽培技术使红干椒等作物提质增效明显,但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得不到及时回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作物减产等弊端也日益显现。据调查测算,连续三年覆膜的玉米,地表每平方米有大小碎片50块,折算每亩有残膜1kg,耕层30cm内每平方米有残膜80块,折算每亩有残膜1.5kg,两者合计每亩有残膜2.5kg。据测定,土壤中残膜含量为3.9kg/亩时,可使玉米减产11—23%,红干椒减产 14.6—59.2%。

如何有效控制废旧地膜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进农业生态环保、绿色高效发展?开鲁县以实际行动打响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攻坚战。紧紧把握全区旱作农业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有利契机,与鑫利源塑业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目前已建设1处废旧地膜加工厂和4个废旧地膜回收站、2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高质高效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实施。

据鑫利源塑业总经理马彦明介绍,3月6日以来,2018年项目任务正式启动,正整县推进,项目涉及12个镇(场)、209个村(分场)的总计23万亩耕地。预计4月20日全部完成,回收残膜690吨,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为提高回收利用率,鑫利源塑业根据地块不同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捡拾机具,采用了不同的回收、利用方式:鲜椒地,他们连膜带辣椒秸秆一并收回,压实成块作为生物质煤;带作物根茬等杂物的,直接送到生物发电厂作燃料;而净膜,企业回收后经过除杂、清洗加工成颗粒,作为管材等塑料制品的原料,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

为引导群众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攻坚战中,企业鼓励农民捡拾残膜,并以1元/斤的价格收购。正在捡拾地膜的开鲁镇戴家窑村张磊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们不是把残留地膜随意堆放路边、林间,就是一把火烧掉,现在有专门的企业负责回收利用,不但污染问题解决了,自己还因此有了收益。

在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同时,开鲁县还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的方式,监督、引导农民使用厚度不低于0.01mm的地膜,大力推广新标准地膜,形成了“政府倡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凸显。(特约通讯员 胡建华 通讯员 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