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现代民族职业教育亮出国际化名片

内蒙古晨报 2019-07-19 00:00:00

原标题: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现代民族职业教育亮出国际化名片

 ◇晨报融媒记者 侯云峰 张冠华

学院风景.jpg

七月,毕业季,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捷报传来,学院荣膺“国际影响力50强院校”称号。

作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分管对外交流的副院长,那木吉拉其仁认为:“在当今职业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学院不断扩大开放办学,走出去,引进来,在学术交流、师资培训、国际赛事等多方面合作,力争打造对北开放的教育文化领域的桥头堡,作为地区唯一一所高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责任在肩,义不容辞。”

这是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连续第三年获此荣誉。立足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将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校企合作,扩大校际合作,深耕内涵建设抓质量工程;开渠引智,迈向国际,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建校16年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秉承“成就每一个人”的办学理念,走过了不凡的办学历程。

揽四海英才而育

201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审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正式开启教育国际化进程。随着招生宣传、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活动实践、就业创业和校友工作的不断推进,学院构建并完善了共建、协调、可持续的留学项目发展体系,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带着青春梦想走进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一批批具有民族底蕴、草原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相聚锡林郭勒草原,在相识相知、交流交融中谱写着人文交流的生动篇章。

留学生奖学金授予仪式

加纳留学生本

加纳留学生本杰明有着深刻的中国情结。2018年,本杰明以零基础进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学习汉语。在徐婧老师的印象里,本杰明成绩优异且异常刻苦。“据我们了解,本杰明希望在两年内学好汉语,说好普通话,他的理想是能在中国就业,在学院的课程引导下,短短八个月他已经能用汉语与人交流了。”

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对外交流中心在留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人文关怀。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对外交流中心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本部全体留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及多项文体活动。

此外,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培训基地、全区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基地、锡林郭勒盟双语培训基地,学院开发维体蒙古语等特色课程,建成“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履行着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承的责任和担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成吉思汗文献”为专题的博物馆,现收藏有关成吉思汗及蒙古史方面的图书、文献达13000多册,类别达5000余种,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种语言文字,专题收藏量创造了“世界之最”,另收藏了大量的相关图片,是诸多留学生学习蒙古语的理想圣地。

留学生迎新晚会

师生们在德国专家指导下学习交流

蒙古国运动员参加摔跤专业短期培训

学院俄罗斯留学生

学院马术专业德国留学生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先后设立医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马术学校等教学单位,并开设蒙古文化研究所、蒙古族科学史与游牧文明研究院、褐煤粉煤灰工程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为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紧密融合,学院着力构建了能源、交通、资源开发与利用、草原生态与绿色农牧业、民族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等专业群,开设了护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畜牧兽医等45个高职专业和学前教育、民族工艺品制作、足球等36个中职专业。

正是得益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完备,以及产教融合高度,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功抢抓到“向北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与蒙、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与日本、德国、意大利、苏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交流合作顺利拓展。近年来,学院培养了来自英国、德国、蒙古国、俄罗斯及塔吉克斯坦等10个国家留学生600余名,涉及畜牧兽医、园林技术、蒙医学、焊接技术、汉语教育等多个专业,仅面向蒙古国就完成了畜牧兽医、机械维修、传统蒙医等25个专业领域的短期培训4000余人次。

聚五洲贤才而用

2019年4月,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召开座谈会,欢送苏丹科技大学诺锐亭博士。

20190415052659709.jpg

欢送苏丹科技大学诺锐亭博士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项目的建设,为了不断总结经验,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加强科技人文交流,学院于2017年10月承担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的“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项目,苏丹科技大学诺锐亭博士成为学院的访问学者,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交流合作学习,促成了苏丹科技大学拉尼亚校长一行6人的来访,并签订合作备忘录,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发表了8篇论文、参与5个项目、申报1项实用型专利,同时诺锐亭博士对学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水平给予很高的赞赏与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交流,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和研究的期许,并表示将极力推动鲁班学院建设的合作事宜。

早在2018年12月18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与蒙古国澳德公司在锡林浩特市已正式合作签约,联合成立了“锡澳鲁班学院”,旨在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及社会资源等方面优势,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培训学院(中心)的办学模式、发展模式、开发模式、培养模式,培养重型工程机械维修与应用以及农牧业等专业技能人才。

1545294675115329.jpg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与蒙古国澳德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近年来陆续与蒙古国教育科技部、蒙古国农业部、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俄罗斯图瓦国立大学、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工业大学等近30所蒙、俄院校与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交流互访、进修深造、短期培训、科研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在教育、培训、旅游以及互换留学生等多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学院先后引进中德诺浩项目,在汽修专业课程与培训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引进了汽车工业强国德国的资源与人才培养理念;与意大利佛罗伦萨足联合作,派送36名足球专业学生和3名教练员赴意大利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训练,促进了本地区足球专业的发展;与非洲国家苏丹、卢旺达达成合作意向并根据他们的培训需求,拟在苏丹科技大学设立培训机构并积极探索海外办学新模式。

随着大型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纷纷落地,学院的民族学府特色在国际上赢得了知名度,几年来接待了近600位国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高校及机构负责人来院交流洽谈,先后派出750余名师生赴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行留学、交流学习,聘请蒙古国、日本、美国、埃及等国家工作人员18名。

随着国际化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筑起世界人才高地的宏伟蓝图初具规模。像诺锐亭博士这样众多优秀的外籍校友是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财富,也是促进内蒙古职业教育发展的财富。他们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栋梁人才,同时还是加强锡林郭勒盟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2018年11月,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正式成为“中国—中东欧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在推进国际化育人、建设全球顶级师资队伍、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大力促进全球文化传播与繁荣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服务使命,承担了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携文化气质而行

马头琴悠扬,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深沉厚重,蒙古语主持与播音、民族动漫、音乐教育等专业将民族舞蹈、长调、呼麦、马头琴、马术、射箭、搏克、蒙医蒙药以及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作为专业课程将蒙古族文化发扬光大,构成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精神风貌和民族学府气质兼具的独特风貌,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独树一帜。

timg.jpg

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

2019年4月1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乌兰牧骑应邀赴蒙古国参加“中、蒙、俄”三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学院选派的潮尔道、呼麦、马头琴、长调等特色节目在乌兰巴托剧院异彩大放,学院乌兰牧骑首次登上高规格国际舞台即载誉而归。“青春绽芳华,把我们的文化带上国际舞台”,学院乌兰牧骑队员备受鼓舞。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乌兰牧骑登上国际舞台

 齐·宝力高大师演奏现场

2018年3月,学院2016级中专马头琴班学生斯琴毕力格在专业老师齐·布日古德及钢琴伴奏老师乌日图那顺的带领下,参加由俄罗斯文化部、布里亚特共和国政府、布里亚特文化部及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希望杯”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二等奖,也成为了此次比赛唯一进入决赛并获奖的中国选手;齐·布日古德老师及乌日图那顺老师也获得了本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钢琴伴奏”的荣誉。

诸多国际比赛以及所获得的成绩,见证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逐步同国际舞台接轨的点点滴滴以及无止境的突破和创新。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马术学院、成吉思汗电影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游牧文化研究院、蒙餐研究学会、马文化研究学会等教学和科研单位将民族文化传承挖掘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杨富有院长寄语毕业生:分享,本身就意味着成功,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你、我相关。珍惜今天的拥有,期待明天的美好。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少年。

“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加快发展现代民族职业教育的轨道上不断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