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民俗重拾童趣 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百旺社区开展“寒食节”系列活动
原标题:追忆民俗重拾童趣 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百旺社区开展“寒食节”系列活动
老人们聚在一起重温民俗带来的乐趣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一般是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又有“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之称。寒食素有“捏寒燕”的习俗,节前,集宁区虎山街道百旺社区开展了“寒食节捏寒燕”系列民俗活动。4月2日,集宁区虎山街道百旺社区在“寒食节”来临之际,开展了以“大手小手齐动手·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为主题的寒食节捏寒燕儿亲子互动活动。
传承民俗文化 感受节日魅力
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活动旨在让辖区青少年儿童全面了解“寒食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将中国的经典文化和传统习俗传承下去,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学校的作用,给家长和孩子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
活动开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向孩子们讲解了寒食节的由来及古代的传统习俗,教育孩子们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做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活动效果,活动前,社区广泛收集关于寒燕儿(面塑)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料、素材、工具。活动中,先播放了面塑的制作方法视频,教给孩子们捏寒燕儿的基本方法,随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体验节日习俗。有的家长与孩子一起捏,有的家长一边捏,一边给孩子讲面塑的寓义,有的家长直接将原料递给孩子,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做……大家通过揉、团、搓、捏等方法,创造性的制作出了一件件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
家长们特别支持此次活动,纷纷表示像这种寓教于乐的亲子教育活动,既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增进了亲子关系,同时让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希望今后社区继续开展此类活动,给家长和孩子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欢聚一堂重温民俗乐趣
在另一个活动现场,面团揪成的一个个小小的剂子,在老人们的手里揉揉捏捏,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就完成了。老人们欢聚一堂一边捏寒食,一边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捏好的寒食放在笼屉里蒸熟,老人们还为燕儿们“上了妆”。
老人王玉花说起这传统习俗十分感慨。以前每到清明前,家里都会捏寒食,“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捏好的燕子扎在准备好的树枝上,再插进瓶子里,插在角落里,特别好看。小孩拿着在外面玩儿,也吃,还有小孩们吃了长命的好寓意。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醒年轻人们敬老爱老,不忘传统,我觉得特别好。”王玉花说。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趣味活动,让社区工作人员和老人们一起追忆民俗,重拾童趣,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浓浓的传统民俗和节日的快乐,活动也让辖区居民更加了解传统节日,从而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喜爱、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组织老人们一起捏寒燕儿的活动,不仅可以把中国的经典文化和传统习俗传承下去,通过活动既促进了老人们直接的共同交流,又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了老年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关链接:寒食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大臣介子推追随左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节”由此而来。(记者 李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