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壮丽70年:生态治理显成效 产业集聚绘新篇

北方新报 2019-10-07 00:00:00

原标题:乌兰察布壮丽70年:生态治理显成效 产业集聚绘新篇

从“中国薯都”到“草原避暑之都”,从“草原云谷”到“酸奶之都”……一张张叫得响亮的城市名片,让海内外游客都认识了内蒙古乌兰察布。70年来,乌兰察布市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治理岱海生态出硬招

“为了保护治理岱海,今年5—8月,将岱海周边110家养殖企业全部搬离岱海,其中仅麦胡图镇就有15家左右。搬离之后,政府又对土壤进行了恢复改造。”9月26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镇镇长孙月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麦胡图镇地处岱海湖东北岸,除了搬迁有污染的企业,镇里还通过实施退灌还水项目,将之前种植玉米、甜菜等高耗水作物的4.58万亩水浇地,全部改为大豆、高粱等低耗水作物,促使地下水位回升,仅2018年就比2017年上涨45.7厘米,农民的收入也不降反升。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麦胡图镇只是岱海湖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

624d3d44ly1ftwply7vsdj20yi0n0wmx.jpg

岱海湖碧波荡漾(资料图片)

位于岱海南岸的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之一。曾几何时,由于发电运行中需要抽取大量岱海湖水进行冷却,高温冷却水又直接排放到湖里,致使岱海湖体温度10多年来提升了1.7摄氏度,蒸发量加大,湖水面积急剧萎缩。2016年,中央第一环保督查组针对岱海湖面急剧萎缩的现状提出反馈意见,自治区随后提出《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将岱海电厂一期机组空冷改造、二期机组空冷升级列为整改措施之一。岱海发电公司主动担当国企责任,积极响应各级政府要求,投入近30亿元开展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工作。

9月26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岱海发电公司,离得还挺远,就听到一阵“轰隆隆”的轰鸣声,一排排近百米高的巨大石柱顶端,数十个空冷机组正在不停运转着。“实施水冷改空冷和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程后,意味着今后将不再从岱海湖取水。电厂年耗水量从原来的1129万立方米减少至296.6万立方米。”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劲松表示,从2017年11月1日起,除保留生活用水取水井外,岱海电厂用水全部改为使用凉城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一湖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与呼伦湖、乌梁素海共同担负着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功能。自1973年开始,岱海水位持续下降,最快的时段为2005~2014年,年均下降0.395米,湖面面积年均缩减2.66平方公里,蓄水量年均减少2942万立方米。近年来,凉城县政府围绕生态发力,坚持“外引内治”为主导,继续巩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河道疏浚、应急补水、生态恢复、水质恢复”等六项措施,使岱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内治上重点实施退灌还水、节水改造、流域生态建设、水质恢复等工程,有效改善岱海湖湖水水质,外引上集中力量推进“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岱海湖湖面萎缩、水位下降等问题。

昔日臭水沟变成景观河

9月27日清晨,初秋的乌兰察布微微泛着凉意。走在霸王河沿岸的滨河路,阳光照在水面上,泛起层层金波,各种不知名的水鸟在河面上鸣叫盘旋,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还有修缮一新的木栈道、小码头、凉亭,将霸王河两岸装饰得古色古香,完全是一幅宜人的生态美景。殊不知,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臭水沟。经过综合治理,霸王河终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霸王河景观

“2010年9月11日至2014年年底,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两级党委、政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依托河道两岸地形和地貌特征,对霸王河流经集宁区段的22公里进行了综合治理。功能定位分别为上游段7公里为生态观光体验区,中游段7公里为城市人文景观区,下游段8公里为生态湿地恢复区……”当日,集宁区霸王河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经过长达4年的综合整治,霸王河两岸环境焕然一新,绿化面积约65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植被近60种。沿河22平方公里独特的城市水体景观带,更是对缓解中心城区水资源短缺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年初,集宁区霸王河公园还入选国家级湿地试点公园。

“河道整治以后环境好了,空气清新了,晚上还能在岸边散步、跳广场舞,市民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面对整治后的霸王河,市民王祯高兴地说。

小土豆撑起大产业

“土豆又叫马铃薯,每一颗土豆种子从培育到成熟推向市场,要历经4年的光景。脱毒育苗一年,然后在智能温室原原种一年,从原原种到大田生成原种一年,从原种再到大田生成一级种子又是一年。过程比较漫长。”9月27日上午,民丰种业的创始人张国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虽然过程艰辛,但一旦成熟推向市场,可以为农民每亩增产30%—300%。

展示原原种

成立于2008年的民丰种业是中国最大的集马铃薯、燕麦研发、种子生产、分级加工、物流仓储、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之一,公司把服务“三农”作为根本宗旨和社会责任,在不断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示范、引导、帮扶作用,全力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我们这里是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核心种植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年从春种到秋收,光雇佣农民的工资支出就3000多万元。”张国说。

当日,记者一行参观了民丰种业的种子研究所、智能温室和仓储基地,以及马铃薯博物馆,了解了马铃薯从种薯培育到种植、深加工的全过程。

参观中国薯都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乌兰察布市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8摄氏度,独特的冷凉气候,再加上这里大部分地区土壤为沙性土,使得乌兰察布成为国际公认的马铃薯产业黄金带,有“中国薯都”之称。每年9月底至10月初,乌兰察布市的田间地头,到处是机器轰鸣声和分拣土豆的忙碌景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地已经形成一个集研发、种植、销售、餐饮到深加工的成熟的全产业链。

中欧班列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在乌兰察布市生活的老百姓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这座地处内蒙古大草原的北方小城,有一天竟然实实在在地与国际接轨了。“自2016年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班列发展速度和开行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44列,货值约5.16亿美元。”9月27日下午,在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负责中欧班列的内蒙古亚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青如是说。

乌兰察布东进北出、南联北通。独特的区位优势,借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一跃成为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陆路通道。走进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枢纽基地,远远望去,数百个超大集装箱整齐地排列着,黑色、蓝色、红色等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地货运公司,随时等待开启一场跨国之旅。

“服务从最初的乌兰察布本地,逐步拓展到呼包鄂、京津冀、甚至到华北和华东地区。输出的货物主要是生活日用品、小商品、纺织品等,返程运输的货物则从最初的俄罗斯木材、纸浆等产品增加到铬矿、贝加尔湖矿泉水等。”据李永青介绍,随着需求扩大,2018~2019年,乌兰察布市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增加为5条,通行城市增加为7个,分别为塔什干、明斯克、莫斯科,伊尔库兹克、新西伯利亚、依尼亚东、叶卡捷琳堡。

在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方面,中欧班列的优势也日渐凸显。2016年中欧班列进出口贸易额仅384万元,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1.82亿美元,2018年进出口贸易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目前,通过中欧班列引进木材加工企业21家、卫浴企业4家,与中国轻工业进口集团、中远海、中外运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初步突破“酒肉穿肠过”。(记者 张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