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全方位、立体化构建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新流程

魅力霍林河 2021-07-15 09:29:00

原标题: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全方位、立体化构建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新流程

为了准确反映内蒙古能耗“双控”新形势,切实提供坚实统计支撑,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聚焦聚力,全方位、立体化构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新流程,保证了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质量。

一、统一思想讲“高”度,树立能源统计“一盘棋”

自治区统计局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形势对统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局领导多次以专题会的形式研究部署能源统计工作任务,审核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1年能耗监测联动工作机制方案》,建立能耗监测联动工作机制小组。按照能耗监测联动工作机制,坚持工作“日梳理”、任务“周盘点”和数据“月评估”制度,统一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

二、业务培训用“新”招,建设能源统计“高速路”

为加强能源业务基层培训,自治区统计局紧跟时代节奏,创新“三招”培训方式。一招是适时召开覆盖全区各级能源统计人员的视频培训班,将课件可视化、案例化,突出对疑难问题、审核要点、制度变化的讲解,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保证培训到位;二招是录制并上传报表填报微视频,通过内蒙古统计微讯进行发布并定向推送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人员,方便查询和及时了解;三招是应邀赴基层开展“订单式”现场培训指导,通过对相关盟市、旗县的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及时解决企业在报表填报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三、调研走访摸“实”情,立起能源统计“定海针”

一是参加全区高耗能项目审批建设及碳排放情况联合调查组和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粗钢产能督查工作小组,深入高耗能企业实地走访核查,及时掌握高耗能行业基本面及重点企业情况,对其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重点核实。二是积极利用赴基层培训机会,对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等比较复杂的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各能源品种消费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跟踪记录。

四、健全台账留“细”痕,解决能源统计“中梗阻”

一是建立完善政策台帐,提高能源处人员对政策的及时精准把握,用相关政策措施分析审核能源统计数据。二是健全细化数据台帐,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数据质量分类监测台账,按数据质量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并进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建立、更新重点耗能企业变动信息库,对原煤洗煤消费、折标系数、加工转换效率等关键指标进行重点审核,确保能源消费数据审核有的放矢。三是实时更新业务台帐,紧紧围绕业务制度规范、基础工作管理和数据质量控制三大板块,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具体工作环节中,提升数据质量全流程管理能力,用台账“全程化”、“痕迹化”促使工作“精细化”。四是总结提炼工作台账,紧紧围绕能源统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采取的新措施、取得的新成效,及时编制《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简报》。

五、严格把控核“准”数,把稳能源统计“方向盘”

切实严把一套表平台实时监控,结合计算机程序与人工审核经验,探索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审核机制。一是建立标准化审核流程。充分挖掘一套表功能,建立表内、表间、跨专业、跨时期等多套查询模板,使数据审核的“滤网”更细更密。二是探索建立系统性数据审核办法,创建开网期间能源报表审核日总结制度。根据能源消费新特征确定重点查询方向和审核内容,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总结,挖掘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全区能源统计人员的审核查询能力。三是打破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能耗监测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产品产量、增加值等数据之间相互印证,提高数据审核的精准性及对走势研判的前瞻性。

六、依法依规修“正”数,系牢能源统计“安全带”

一是统一要求使用实测折标系数的用煤企业上报煤质检测报告,严格执行基层统计人员初审、各级能源统计报表人员逐级审核的常态化制度,实行上报、审核全程留痕管理,保证能源统计制度得到严格落实。二是突出审核难点和易错点,对主要能耗指标数据的逻辑性、关联性、匹配性等进行重点检查、电话核查和下发重点查询单。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基层统计人员,即查即改,并要求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分析研究结“硕”果,制准能源统计“晴雨表”

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主动服务,认真做好对能源数据的分析解读,深入研判全区及各盟市能耗变动的新特点、新趋势,充分利用月度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数据撰写了一系列统计分析,对能耗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做到了说得清、道得明,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多篇统计分析得到了自治区相关党政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能耗“双控”任务贡献了统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