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地震台:24小时“听诊”地球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大山里的地震台:24小时“听诊”地球

研究监测数据走进山洞观测点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应急避险手册了解我区地震分布图在无磁石头房内观测地磁情况监测到的九寨沟地震时的数据

地球表面至地心有6300多公里的距离,我们的双脚踩在坚实的地表上,会有一种踏实感。其实,看似安分的地表之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大大小小的地震。为了能够及时观测地震并提前发出临震预警,地震台站应运而生。

东经111度、北纬40度、海拔高度1160米……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孤零零地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东乌素图山上。

“地震观测相当于倾听地球的脉动,需要绝对的免干扰环境。良好的外部观测环境与艰苦的生活环境并存是这个台的一大特点。”8月21日上午,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台长刘文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震台建于1972年,距市区20公里,周围没有大型厂矿和主要交通干线,干扰较小,观测环境得天独厚。地震台建有测震山洞、形变山洞、地磁山洞以及地电观测场地,工作人员24小时盯着观测数据,随时检查标定、记录上报,保证大地震2分钟内完成初定、5分钟内精准测定。

为了避免磁场干扰,台内建有一座用于专业观测的无磁石头房。这间房看似普通,周围的土地却几乎不含铁元素,盖房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仪器检测,屋内的钉子也全部使用铜钉,从上海量身定制。

地震台内还有一间科普馆,陈列着各类观测仪器,从大的仪器机床的铁皮“768”记录器,到小如头盔的数字化拾震仪,从泛黄的滚筒喷墨的地震波形图纸,到现在大屏幕上随时更新、显示的综合数据,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地震观测的科学进化史。

台长刘文广是一名工作了34年的老地震人。他告诉记者,建台之初,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的办公条件是一片小平房,仅有一条颠簸土路通往山顶。职工上班前需要备足一个星期的干粮,用自行车驮上山,如果上山途中遇到暴雨、风雪,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职工单程上班就需要两小时。“直到现在,地震台依然面临用水难的问题。我们打了井,但是出水量较小。”刘文广告诉记者,职工们已经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连冲澡都是提前预约。

“全球3级以上的地震,我们这里都可以观测到。”在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舒雷指着屏幕上的垂直摆倾斜观测图对记者说,呼和浩特脚下的大地一直在正常范围内小幅脉动,宛如一个健康人的心电图,而日前发生在九寨沟、新疆的地震,却在图表上留下了一道道摆幅剧烈的痕迹,令人触目惊心。

“1970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及周围30公里范围内发生弱震244次……”刘文广告诉记者,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有测震、形变、地磁、地电、极低频、电离层等观测手段,是具有较强监测能力的综合台站,自建台以来为我国的地球物理观测事业、监测和预报首都圈,尤其是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地震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观测资料。 文/记者郝儒冰实习生孟婕摄影/本报记者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