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阳光专业”为何陷入尴尬?

魅力霍林河 2015-08-18 09:50:00

原标题:【记者调查】“阳光专业”为何陷入尴尬?

包头师范学院社工专业学生在包头市青山区保利社区开展活动。

内蒙古工业大学社工专业学生为保利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过生日。

包头市弘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陪空巢老人聊天。

编者按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协调社会关系、预防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职业,广泛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司法矫正等领域,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也因此,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社工专业被称为阳光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建设小政府大社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把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交给社会力量,社会对社工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却遭遇实习就业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解决?

一个传播爱的专业

谭静刚刚从内蒙古师范大学社工专业毕业。大学期间,每年她都会去社区或学校实习,通过实习,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三时,学校组织他们去呼和浩特市电力中学实习,为初一的学生开设感恩、抗挫折能力、减压等主题的社工课堂,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一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在一节感恩主题的课上,他们事先准备好了道具——相当于婴儿重量的书包,并让学生把书包背在前面。刚开始,孩子们都很兴奋,10分钟、20分钟过后,孩子们开始喊累。在孩子们承受不住时,他们告诉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十月怀胎才有了他们……这堂课很成功,很多孩子在感受到父母养育他们的不易后开始反省。“很多孩子都变得懂事了,这是我们平时上课无法带来的效果。”事后,电力中学的一名老师说。

“我们学校社工专业是青少年方向,就是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和方法,引导孩子们思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谭静说。

“我们还去社区实习,陪独居老人聊天,帮他们做家务,也对社区一些问题青少年做心理疏导。社工专业是个阳光的、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专业。社工多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帮助、精神慰藉、权益维护等服务,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来解决个案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在发达国家,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成了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我们这个专业,是一个传播爱的专业。”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格根图雅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心理危机等问题突出,而政府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有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专业社工的培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据了解,我区从2003年开始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今年招收该专业的高校由去年的9所增加为10所,招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自治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于建英介绍,全区社会组织有1.3万多家,光自治区直属的社会组织就有1400多家,社会组织用工需求量很大。

职业发展不理想造成人才流失

今年5月7日,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社工专业40名毕业生来到呼和浩特市富丽社区,与入驻该社区的社会组织洽谈实习就业问题。洽谈会上,呼和浩特市社康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龚子涵介绍说,该中心2005年成立,为呼和浩特26个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有30名员工,远远不能满足用工需求。“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我们的用工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招工很难,尤其是招不到专业的社工人才。”龚子涵说,目前自治区大部分社会组织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专业社工人才可以用“奇缺”来形容。

而在今年2月份内蒙古2015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上公布的一组调研数据却显示:内蒙古10多年来培养了15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但只有2%从事专业工作,社工人才流失严重。

这是为什么呢?记者采访的多数社工专业的毕业生表示,他们找到工作问题不大,但是工资低,各种福利待遇低,出路单一,而且社会认可度低,也不符合家长的期待,导致他们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

“报考公务员也没有对口的岗位,只能报一些不限专业的岗位,而且岗位非常少。所以我选择了考研,希望经过3年缓冲,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能好一些。”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社工专业毕业生王春林说。

“我们去社区实习的时候,居民都不知道我们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居民根本不相信我们,工作不好开展。后来我去一家福利院做社工,半年才发了1500元工资,连伙食费都不够。刚开始父母觉得这是个助人为乐的事业,支持我去做,后来说什么也不让我干了。”一名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社工专业的学生说。

格根图雅介绍,我国的社工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先有理论后有实践,大众对新兴专业的了解和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

阳光专业需要社会更多关注

“希望这个阳光专业得到更多关注,有更多的毕业生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服务。这还要靠全社会来努力。”格根图雅说。

包头师范学院社工专业教师马慧建议,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政策,比如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给社工人才提供岗位,让他们能有稳定的收入和待遇,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很多学生想干这行,却因待遇太低只好选择别的职业。他们在大学期间,经过专业训练,有爱心有耐心,让这样的人才流失,太可惜了。社工专业本身是为适应国家建设小政府大社会、转移政府职能的需要而设立的,政府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受益的不仅是专业社工人才,更是他们服务的对象。”马慧说。

“政府也应给社工专业学生提供多渠道就业平台,在公务员岗位设置上考虑社工专业人才,让他们既能在非政府组织机构服务,也有机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格根图雅说。

另外,专业社工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学校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教学能力。“目前全国多数高校社工专业的教师真正社工专业毕业的很少,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因此,首先要加强师资培训,送教师去发达地区甚至是国外学习,让他们掌握最前沿的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社会认可度自然也会提升。其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社会工作专业是应用型学科,需要大量实践,需要学校和社会组织多提供实习实践平台。”格根图雅说。

“自治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经过考察,发现大学生特别是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实习就业问题大,而社会组织却有用工需求,于是便为学校和社会组织搭桥牵线。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可定向输送至社会组织实习,待毕业后如果双方都有意愿就可以签订合同了。”于建英说,今年通过对接,他们为全区70多名社工专业应届生解决了实习问题。

于建英介绍,下一步,自治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选拔一些好的专业人才,做好培训工作,将他们定向输送到社会组织手中,让专业人才在自己的舞台上发挥作用。想自主创业的,还可以介绍到各地的社会组织孵化园区,帮助他们创业。(记者 霍晓庆 实习生 李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