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蒙汉人民团结友谊的颂歌

魅力霍林河 2015-08-20 09:34:00

原标题:一曲蒙汉人民团结友谊的颂歌

将蒙古民族(包括三少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银幕,一直是我区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创作的重要内容。早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纪录片导演孙增田就以他的《最后的山神》(1992年)记录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鄂伦春“萨满”;之后,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以他的故事影片《长调》(2007年)表达了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长调”如何传承的忧虑。今年,由张秉义、赵国桦编剧,赵国桦导演,内蒙古电影集团和准格尔旗党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影片《漫翰调》则让我们在银幕上领略了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翰调”的艺术魅力。

这部影片是基于“漫翰调”的特殊文化内涵而创作的一部优秀电影作品。它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鄂尔多斯地区大量征兵筹饷、摊派驼马,大面积开垦牧场为背景,以蒙汉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清王朝开垦草原,保卫家乡的“独贵龙”运动以及蒙古族姑娘都丽玛与汉族小伙李河清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为主要故事情节,热情讴歌了蒙汉人民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

影片第一次将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漫翰调以电影艺术的形式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片中那或潇洒豪放,或高亢有力,或哀婉缠绵的12首漫翰调作为影片的绝对主角,不仅成为贯穿首尾的结构线索,而且在关联主要事件及表达人物情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清朝的圣旨开垦的风,刮来了种地的伙计汉族人。蒙古人的土地汉族人来耕,同喝一股股泉水好交情。”

这是影片开场后的第一曲漫翰调。它既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又巧妙地揭示了影片主旨——蒙汉人民团结友好、和谐共处。

影片的男主人公汉族小伙李河清由于家乡山西河曲连年大旱、颗粒无收而走西口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善良的牧民吉尔嘎拉一家收留了李河清,并让他与其他几个汉族农民在自己家的草场上开垦种地,还在生活上常常接济他们。从此逃荒的汉族农民们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了安身立命之地,也与蒙古族牧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李河清因不懂规矩误骑了圣祖成吉思汗的神马转世的白马而招致杀身之祸时,吉尔嘎拉亲自去找土尔扈特蒙古族的首领为他求情,最后是东协理丹佩勒大人救了他的性命;当李河清与都丽玛被关在木笼子里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是蒙古族小伙子噶西瓦杀死了看守,使他们二人脱离险境;当刚刚逃出魔爪的李河清与都丽玛在途中无意间得知朝廷官兵要抓捕丹佩勒时,两个人则不顾自身的险境赶忙回村报信,闻讯而来的蒙汉兄弟们逼退了官兵,使丹佩勒大人免遭厄运。影片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感人的事件,展示了蒙汉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为影片的高潮段落——蒙汉人民共同参与、保卫家乡的“独贵龙”运动进行了强有力的铺垫。

“我们因为揭竿而起,才被称为独贵龙。为了坚持正义的事业,我们要坚决斗争。”

这首曲调铿锵有力、激昂向上的漫翰调高度概括了影片的重要主题——蒙汉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清王朝的“放荒招恳”政策。

1902年,清政府为了缓减鸦片战争巨额赔款所造成的财政危机,在内蒙古草原实行“放垦”。许多蒙古王公为取宠清廷,获利自肥也都争相报垦。影片中的老王爷和西协理贡布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具有正义感的东协理丹佩勒意识到放恳的恶果必然是滥垦牧场土地、加重蒙汉人民的赋税负担,他不仅与清政府派遣来的理藩院尚书衔兵部左侍郎贻谷、西协理贡布以及昏聩的老王爷等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反对放恳,而且义无反顾地扔掉了头上的顶戴花翎,率领愤怒的蒙汉兄弟,手持弯刀弓箭与荷枪实弹的清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战场上枪炮隆隆,浓烟滚滚,血肉横飞,吉尔嘎拉战死疆场,成批的蒙汉兄弟们纷纷倒下。生死关头,丹佩勒下令让李河清带着都丽玛及所有的汉族兄弟横渡黄河,赶快逃命,而自己却同他的两个儿子及剩下的蒙古族兄弟坚守阵地,掩护汉族兄弟安全撤退。李河清把都丽玛安顿上船后,念及丹佩勒昔日的救命之恩,毅然返回战场相助。但是,丹佩勒不愿李河清白白送死,飞起一脚把他踹进黄河,又一次救了李河清的性命,也成全了他和都丽玛的爱情。战场上,丹佩勒的两个儿子和噶西瓦壮烈牺牲,而他自己也惨遭杀害。

毫无疑问,影片塑造的丹佩勒是一个最为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形象。他有胆有识、正气凛然;能够以蒙汉百姓的利益大局为重,绝不趋炎附势;身为东协理,他甚至不惜丢掉乌纱帽而坚定地率领蒙汉人民反抗暴政、保护家园,直至两个儿子血洒疆场、自己惨遭杀害。同时,他又重情重义,对妻儿体贴关怀,对汉族兄弟的感情更是亲如一家:他两次救了李河清的性命;在与清兵的殊死决战中,把生存的最后机会留给了汉族兄弟……在丹佩勒的身上既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的优秀品质,又是蒙汉民族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有力象征。

“咱二人死后一对对埋,变成蝴蝶一对对飞。你变成狐子我变成狼,山坡野洼咱俩相跟上。”

影片中这首反映爱情盟誓的漫翰调催人泪下,是男女主人公李河清与都丽玛忠贞不渝爱情的真实写照。

蒙汉不能通婚是当时大清王朝的律令,但是,当汉族小伙子李河清与美丽善良的蒙古族姑娘都丽玛相识之后,一段纯洁美好但又阻力重重的爱情便由此展开。起先是一直追慕都丽玛的蒙古族小伙噶西瓦对李河清心怀忌恨,把他摔成脑震荡;然后是李河清为了践行诺言——找一匹最好的马把都丽玛驮回山西老家,结果却误骑白马招致杀身之祸;最后是两人相爱因触犯了大清帝国蒙汉不能通婚的戒律,而被关在木笼子里要游遍全旗四十二个苏木后葬身沙海。应该说,男女相爱——爱情受阻——奋起抗争——有情人终成眷属(或美好爱情被毁灭),是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爱情题材文艺作品的基本情节模式,本片也莫能除外。但是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紧扣片名《漫翰调》,把《三十里鸣沙二十里水》《想你想你真想你》《黑美嘴小毛驴》《钩钩月亮钩钩云》《去年赶会碰见你》《头一道圪梁梁二一道洼》《咱二人死后一对对埋》等七首旋律优美、感情真挚、饱含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著名漫翰调曲目纳入到李河清、都丽玛追求爱情幸福的过程中,不仅成为剧情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几乎每一首曲目都与他们情感发展的逻辑顺序相匹配,最大程度地展示了准格尔地区漫翰调艺术的神奇魅力。

有论者说,中国电影的当下状态是“三薄三厚”,即厚了技术薄了艺术,厚了制作薄了创作,厚了市场薄了人文情怀。这种说法或许有些苛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中国电影的现状——重技术、重制作、重市场。这“三重”使得本来就资金匮乏、技术薄弱、受众相对狭窄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更加举步维艰。如何在“娱乐至死”的市场化环境中找到少数民族电影的生存之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或许充分发掘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精神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将少数民族的精神、韵味与带有普世性的人文情怀相结合,才会为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影片《漫翰调》正是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与思考。(郭培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