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全民阅读”时代的未来希望

魅力霍林河 2016-07-29 09:28:00

原标题:儿童阅读:“全民阅读”时代的未来希望

28日上午,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在内蒙古包头市揭晓。9岁的李付沐瞳读书近5000本,成为“十大读书人物”中年龄最小的入选者。

李付沐瞳的读书经历令观者大吃一惊。而之后关于孩子的读书话题以及70、80后家长对孩子读书意识的培养在现场观众之间悄悄谈论开来。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

李付沐瞳来自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她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的孩子,她的阅读很广泛,无论是天文地理历史,还是文学艺术哲学,她对于书有着天然的亲近。迄今她阅读已近5000本书,并保持着每天阅读1-2小时的习惯。

“小时候妈妈总是买书给我,读书时自己会很轻松快乐。”李付沐瞳说。

在书博会现场,包头市12岁的姚佳琪流连于各类图书之间。受父母的影响,姚佳琪对阅读有着极大兴趣。姚佳琪告诉记者,父母对她的阅读给予了很大鼓励和支持,从当天母亲请假陪同逛书展便可见一斑。

姚佳琪的80后母亲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增强对社会、人生以及未来的认知。

本届图书博览会正值暑假,中小学生的身影随处可见。

除此之外,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也深有体会。每到节假日,图书馆、书店都挤满了家长和学生。

在呼和浩特市,经营条幅彩印的高玲女士带着孩子去了一次内蒙古图书馆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少儿图书馆真不错”的感慨,并将去图书馆列为对孩子平时表现优秀的奖励。

“全民阅读”时代的幸运

姚佳琪的家人都爱看书,这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具有书香气息的家庭。这是姚佳琪的幸运,同时也是所有孩子们的幸运,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全民阅读”、有书可读的时代。

200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推出一项重要举措,即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影响日益扩大。

时隔九年后的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这一提法不仅把“倡导全民阅读”提上了一个新高度,更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文化底蕴。

所谓“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阅读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民族精神中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中华文明延绵不断,与热爱阅读密不可分。

生长于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有幸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氛围中,酣畅淋漓地游弋于书海,吸纳人类文明之精华。这之于孩子们及其父母而言是莫大的宠幸。

回归原来的本真

“现在的年轻人有些浮躁,人们注重外在的东西,比如财富、奢华、矫作、傲气”,姚佳琪的母亲将这些症结归结为精神世界的匮乏,知识养分不足,并且带坏了社会风气。

她认为,阅读或者说对知识营养汲取的断代,成为影响社会风气的不良因素。而现在有条件为孩子们创作良好的阅读环境,希望能让孩子对世界有更好的认知,对孩子精神风貌的巩固起到良好作用。

出生于黑龙江大庆,成长于内蒙古扎赉特旗,现居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带着他的“动物世界”出现在本届书展。

这位“黑马”作家写动物让孩子看,其实是一种媒介,是一个角色。他最终告诉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每一种生命,把这样的一种知识给孩子们看,对孩子的未来会是一种影响。

黑鹤表示,阅读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样能更好地感知世界,了解世界。

众所周知,全民阅读的推广,书香社会的建设,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对于孩子而言,受助于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以及精神世界的丰富,将会是未来的希望。正如姚佳琪母亲所期望的那样:在知识的世界里回归原来的本真。(全媒体记者孙鹤 首席记者吴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