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 内蒙古改革目标直指强农惠农

魅力霍林河 2016-07-18 19:46:00

原标题:国家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 内蒙古改革目标直指强农惠农

图为我区粮食主产区麦收场景。

从2016年起,国家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其总体改革政策是:过去向农民发放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那么,内蒙古的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如何推开呢?据自治区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自治区总体思路,此项改革已在我区全面铺开,改革目标措施直指强农惠农。

据记者了解,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从2016年起,我区同步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自治区财政厅日前已下达各盟市2016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共计56亿元,过去的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项,政策目标由过去的激励性、普惠性补贴向功能性、环节性补贴转变,即:将过去一次性全部补贴给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调整为两块资金,一块补贴资金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一块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关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自治区改革实施方案规定: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其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包括国有农场职工),且原则上以既往补贴面积类型为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由各盟市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补贴依据综合测算确定;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自治区鼓励基层、特别是已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旗县创新补贴方式方法,制定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鼓励性补贴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

关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致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是近几年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补贴资金,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重点支持农村新型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补贴资金统筹用于资本金注入、担保费用补助、风险补偿等方面,通过强化银行担保合作机制,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区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二是担保体系建成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要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政策导向。

自治区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上政策措施的落地,我区以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推进强农惠农的改革目标、改革指向明确而具体: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全面推开我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资金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使农业补贴的作用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这有利于提高我区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通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引导,我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导向明显,这有利于促进全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更有利于加快我区农业生产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轨道。

——通过补贴资金引导,调整部分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发展我区农村金融业,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区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短板,是我区放大财政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效应的重要举措。

我们知道,从2004年起,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区内专家提出,随着农业农村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农业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农业补贴政策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这是国家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的真实背景。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期盼着:随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在我区的全面推开,内蒙古的强农惠农步伐进一步加快。(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