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旗三种模式破解牧民卖畜难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 2017-09-26 00:00:00

原标题:东乌旗三种模式破解牧民卖畜难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张冠华 通讯员 李剑刚)东乌旗积极落实国家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合作社(协会)+牧户”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大力发展活畜交易市场和“互联网+畜牧业”销售模式。改变了以往牧民只能等商贩上门收购和如果没有商贩只能继续饲养的卖畜难问题,牧民对市场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促使牧民更多地追求科学饲养、集约化生产,在提高草场利用率,缓解草场载畜压力的同时,逐步摒弃单一季节出栏,推动四季出栏、均衡上市,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促进作用。

积极支持“企业+合作社(协会)+牧户”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以乌珠穆沁羊肉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为抓手,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协会)签订购销合同,规定交售畜产品的质量、时间、收购价格等要素,由合作社(协会)组织牧户有序销售牲畜,实现三方共赢。2014年以来,通过“企业+合作社+牧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形式,全旗签订追溯体系羔羊收购订单50万只。2016年,利益联结企业对追溯体系羊胴体每斤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5元,牧民羊均增收15元左右。今年,积极协调白音哈日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乌珠穆沁羊业协会和元盛食品、草原东方肉业、巴多赫肉业、利民肉业等肉食品加工企业对接,由合作社(协会)组织羊源,并派人入驻加工企业看秤和协调,避免企业压秤和牲畜长时间排队待宰掉膘掉秤,仅此一项,牧民每只羊较往年可增收20元左右。合作社通过组织化优势,充分发挥牧民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提高牧民与企业谈判的话语权。今年,各加工企业较去年提前开工20—30天,企业以市场最高价收购羔羊,白条羊价也稳定在22元/斤以上。

积极支持活畜交易市场发展。投资1439.5万元,在全旗规划建设了24处活畜交易市场,投资50万元以上的活畜市场有4处,保证每个苏木镇至少有一处交易市场,并建在省道附近,解决了牧民卖羊难和卖不上价的问题。活畜交易市场坚持每日更新价格行情,避免了价格信息滞后,使牧民掌握当天最新的价格信息;就近现场交易也减少了牧民长途运输费用,而且在一个交易日内未完成交易的牧民可将牲畜在市场内暂时寄存饲养,不用增加运输成本且避免牲畜掉膘,相较于商贩上门收购,牧民每只大畜可增收300—500元,每只小畜增收5—10元。2017年开市以来,每月平均开市9次、每周2次,交易额已突破6000万元,交易活畜1.89万头只,带动辐射牧民2000余户,牧民增收约600余万元。

积极支持“互联网+畜牧业”销售模式发展。依托电商交易平台,努力打造“互联网+畜牧业”的网络销售模式。通过实体店与电商结合的线上线下同步交易模式,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畜产品优质优价,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积极组织合作社和加工企业代表对接上海、江苏、北京等地食品集团,开拓京津冀、东北和长三角地区高端市场,开设“乌羊”产品直营店和体验店26家,逐步构建“电商平台+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一体化的宣传、展示、销售网络,切实提高乌珠穆沁羊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成额吉音高毕活畜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平台可以现场直播活畜交易情况,客户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进行选羊,在平台上进行议价沟通,最后下单购买,推动优质特色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鼓励牧民利用互联网、微信等平台,与各地商贩直接沟通,比如阿拉坦合力苏木建立“微信活畜交易平台”,在微信上与全国各地的客商联系,利用手机实现价比三家,开拓了销售渠道的同时,实现线上线下交易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