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根植沃土 守住非遗源头

通辽日报 2018-03-29 00:00:00

原标题:库伦根植沃土 守住非遗源头

非物质文化展演。

通辽市布鲁训练基地挂牌成立。

旗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授荞麦饮食。

与阜蒙县联合开展非遗展演。

3月18日,第九届中国古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式暨首场演出在河南省淮阳县举行,库伦旗非遗艺术团传统安代队表演的传统安代舞《安代魂》作为全区惟一入选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展演活动。让独具民族特色的安代舞表演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向全国人民展示,不仅让台下的观众惊叹不已,更是将整台展演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此次非遗展演项目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等,共邀请内蒙古、陕西、青海、河北、四川、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国”字号非遗项目参与。“中国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作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太昊伏羲祭典举办的全国性展演活动,历年来参演人员和观众不断增加,已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我们的《安代魂》能够再一次展示出民族文化的魅力,正是由于非遗传承人金荣老师高水准的舞蹈动作编创和所有队员精彩的演绎。在那个庄重而神圣的时刻,队员们以最饱满的姿态和热情,传递着库伦安代文化的美好形象。”库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晓蕾激动地说。刚刚表演结束的开花也说,参加此次展演非常激动,能够在这个舞台表演民族艺术,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尽一份力量,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自豪的事儿。

库伦旗非遗艺术团成立于2017年6月份,是以各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优秀民间艺人为主体的公益性演出团体,共分为舞蹈队、声乐队、曲艺队、蒙古剧团、民乐队等五支艺术队伍,积极参加库伦旗非遗中心组织的展演展示、研讨交流等非遗保护传承活动。该团主要以保护传承库伦旗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为根本宗旨,是各级民间艺术类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保护传承工作的有效平台和坚实阵地,也是挖掘培养后备传承人的窗口和摇篮,对保护、传承与发展库伦众多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瑰宝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库伦旗立足于现有条件,始终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该旗于2015年率先成立了库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出台了《库伦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库伦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旗195个嘎查村、社区先后走访民间老艺人、代表性传承人350余人,调查挖掘安代、布鲁、蒙古剧、根艺等260多项非物质文件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旗、市、区、国家四级项目名录体系。目前,全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十大类共147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项,包括蒙古族安代舞、布鲁;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项,包括库伦民歌、蒙古族传统祭火习俗、蒙古族祝赞词、传统蒙医灸疗术;市级代表性项目7项,包括荞麦饮食制作、科尔沁蒙古剧、库伦山水传说、根艺、库伦地名传说、库伦蒙古族长篇历史叙事民歌《那木斯来》、寺庙壁画彩绘工艺。

同时对65岁以上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保护工程,采取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抢救保护,确保传统技艺有续存承。目前该旗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4名,旗级代表性传承人100人。全旗已有非遗传习学校17所,其中“安代”传承示范学校5所、“布鲁”传承学校2所、库伦民歌传承学校4所、马头琴传承学校2所、山水传说传承学校1所。非遗传承基地21处,其中市级非遗传习基地2处,非遗项目展示馆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