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们铺垫成长路——记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教师王巴特尔

锡林郭勒日报 2018-09-10 00:00:00

原标题: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们铺垫成长路——记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教师王巴特尔

2007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王巴特尔老师来到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担任起了地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今年36岁的他在学校里资历并不算很老,但是得到的殊荣却一大筐,原来王巴特尔老师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高一入学第一天,王巴特尔老师会先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来高中是为了做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好好读书考大学。但王巴特尔老师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高中是为你们步入社会做准备的三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比起读书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只有懂得生活,热爱生活才能真正热爱学习懂得学习的意义,从中获得无限的力量”。

谈话交流教育是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想法和情况,一有时间王巴特尔老师就会找孩子们聊天。“叫学生来办公室谈话,最忌讳的是居高临下,我会先准备上椅子,孩子们一进来先让他们坐下,从他们的爱好谈起,还要跟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一个高中班级大多有四十多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和高考目标等王巴特尔都会第一时间记录到笔记本上,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谈心”策略。时间久了,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和不顺心的事,总会找王老师一吐为快,指点迷津。王巴特尔老师说:“谈话这个方法最有效,但也最耗费体力,班级里四十多名学生,一个晚自习大概只够与三、四人交谈,这么轮下来就算每晚不停地说也要说上十多天,有的时候一个晚上说下来站起身回家的时候头晕目眩,特别疲劳。但是为了孩子们,这些都是值得的”。

在带班级的过程中,王巴特尔老师发现大多数学生不爱交流,说话很少。为了克服学生不爱表达的弱点,王巴特尔老师把班级学生按成绩均匀分成七个组,一个组坐成一行,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和比赛,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有了集体观,还增强了竞争心理,慢慢的王老师班里的学生开始积极讨论学习上的难点和问题,经常互相帮助,甚至会求助代课老师帮助有需要的组员进行辅导。同时,王巴特尔老师每周都会给孩子们一个讨论的课题,比如“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等,并在课堂上抽签让孩子们进行演讲。在王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学习缺乏规划的孩子开始写起了学习计划,学习爱偷懒的孩子也有了为父母分担忧愁的心,萌生出学习的动力。王巴特尔老师带过的412班里有个叫那森巴雅尔的学生,该生由于是体育生,入学考试成绩只有400多分,在班级里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成绩也很没有自信,可是在王巴特尔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高中毕业还考出了全区前10的好成绩。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又细致的。每天从5点半的早自习开始,晨读、课间、两操、吃饭,一直到九点半晚自习结束,王巴特尔老师都会在学校陪伴着学生,精心管理,细心引导。每一个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道德观念,都要认真观察,正面引导。"能培养更多的学生,影响更多的后来人",始终保持那颗"师者仁心"是王巴特尔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从教11年,他从未迟到、早退、缺课、无教案上课,出勤总是满勤满点,工作总是保质超量。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王老师带的高中365班,在入学成绩全届最差的情况下,以全年级第一、全员考上本科,其中5人考上内蒙古大学的好成绩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从此该校高中年级10个班里唯一的尖子班的管理重任交到了王巴特尔老师的手里。2017年,王巴特尔老师的又一届毕业班412班考出了全区第八569分的好成绩,其中4人考入全区前30 、18人考入内蒙古大学。王巴特尔老师也被授予了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班主任”“锡林郭勒盟青年五四奖章”“全盟优秀青年教师”和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第三届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王巴特尔老师总说,是孩子们的笑脸给了我力量,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信心。让我勇敢的去尝试,去挑战。所以作为教师,我是幸福的!(记者 锡林塔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