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上清华北大我们该关注啥

魅力霍林河 2016-09-07 10:34:00

原标题:寒门学子上清华北大我们该关注啥

9月开学季,又一批新生走入大学校园。9月4日,记者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获悉:今年有近千名寒门学子圆梦最高学府,两所高校在招生中为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提供了更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机会。

除了国家级的专项招生计划,北大、清华还通过落实“筑梦计划”、“自强计划”等措施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倾斜。

同在蓝天下

共享教育公平

文/王石川

考中北大清华的农村学生日益增多,与北大推出“筑梦计划”、清华推出“自强计划”有关。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考中名校的机会随之大增。正如一名受益的农村学生所言,“尽管我还算不上特别优秀,但国家的政策还是给了我一次机会,让北大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健步迈入高校,他们的人生便有了无限可能。这是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有力反驳。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曾激励着无数贫寒子弟发奋苦读。而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却似乎成为舆论忧虑的社会现象。其一大依据是,考中名校的农村学生占比不断下降。有学者统计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早早体会到生活艰辛,有强烈改变命运的朴素愿望。但是,由于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在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教育“空心化”和学校“悬浮化”的窘况,农村孩子要考上理想的学校,往往要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

招录政策向农村孩子倾斜,重点高校适当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是矫正也是弥补。毋庸讳言,多数农村学生面临3个不够公平:一是起点,比如有调查称,农村孩子有条件接受学前教育的不足40%;二是过程,无法像城市孩子那样,有机会参加各种兴趣班,以及享受到发达、充足的信息优势;三是结果,一些重点高校集中于大城市,对当地生源招收比例较大。在这个意义上,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被重点高校录取,恰可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被誉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如果说在招录上向农村孩子倾斜,体现了结果公平,那么如何在起点公平上发力,对农村孩子同样重要。同在蓝天下,城乡孩子都有权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就需要促进教育均衡化,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百年以前,梁启超这样勉励考上清华的莘莘学子。诚然,无论考上北大、清华还是其他高校,只是人生的新起点,而能不能担大任、作砥柱,取决于能否崇德修学。每名学子都是追梦者,也是筑梦者,各自成就出彩人生,这正是教育公平的魅力所在。

让“寒门出贵子”之路更通畅

文/王石川

9月3日,北京大学新生报到。据了解,今年北大共录取农村学生700多人,为近年最多。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北大继续提供“绿色通道”入学。

这消息令人欣喜,却不觉突然——这与北大对农村地区考生进行政策倾斜有关。而这背后,还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早在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即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在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其实,不独北大,清华等名校也提高了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

对于名校来说,这也许只是招生计划的微调;而对于被录取的农村学生来说,却意味着命运的改变。在“寒门难出贵子”几乎演绎为一个社会痛点的当下,让更多的寒门学子一圆名校梦,呼应了公共焦虑,也标注着教育公平。

降分或“特招”农村学生,看似对同等分数的城市学生不公平,但实质上,这恰是以弥补的方式抵达教育公平。因为,无论师资还是硬件,农村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远远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他们往往要付出数倍于城里学生的努力,才能辛苦抵达理想中的名校。

李克强曾言,“要为贫困学子创造公平的上升通道,让他们有机会上大学,能够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一样,拥有起点均等的竞争机会”。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优秀教育,都有权利享受发达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孩子起点低、条件差、上升通道较为狭窄,为此,在各方面多照顾他们一下,很有必要。

当然,在分数上倾斜并非唯一渠道。彻底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状况,更应该在均衡教育资源上做文章。如果贫困农村不配置优质资源,比如优秀教师不愿意下沉,比如基本的教学硬件不具备,即便名校大幅度降分,受益的也只能是极少数农村孩子。其间,还要预防可能出现的教育腐败,比如一些城市孩子转换成农村身份,以享受优惠。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说,要真正促进教育公平、普遍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让优秀人才到农村,到边远贫困地区从教,使良师成为孩子们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果真如此,我们所称的教育公平就更有品质。

仅靠“教育扶贫”还不够

文/李一陵

近年来,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筑梦计划等政策的实施,加大了自主招生以及高考录取对贫困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考生的倾斜力度。今年,通过筑梦计划,北大共录取了131名考生,其中118人为线下加分考生,几乎是去年的两倍。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北大校本部共录取192人,人数也创新高。

据统计,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里,北大校园内来自农村的学生接近三成。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生源比例下滑得很厉害,2000年至2011年,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仅为10%左右,虽然今年这一比例上涨至20%左右,却离理想水平还有距离。

近2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上大学的机会更多了,进入大学的象牙塔越来越容易。但是,农村学生争夺名校这类优质资源的竞争力下降了。他们许多人只能考上一些二本、三本乃至专科学校,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攀上象牙塔的顶端越来越难。

而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之所以能够在几年时间内迅速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主要还是因为2012年以来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实施,而并不是因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和教育水平差距的缩小。

姑且将这种政策倾斜称之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针对寒门上名校难的现实问题,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进入北大等重点院校,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梦想。

但“教育扶贫”更像是基础教育不公背景下的一个补救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缩小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水平差距拉大的现实。在“扶贫”的同时,更要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其农村生源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每年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此之外,重点院校中的农村生源比例是否增长?如果增长了,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否在缩小,教育不公的现状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通过政策倾斜让一小部分农村学生上名校,只是开始。寒门学子进入大学后,他们所能得到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支持也比较脆弱,今后在学业、综合素质发展以及生活方面或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关注寒门学子进入名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辅以一定的制度安排,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同样重要。

今年重点高校定向招收6万贫困生

3月31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今年,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2016年安排招生规模6万人,较2015年增加1万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农村学生,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各地省属重点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地确定,要求实施区域对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农村学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通知要求,在考生申请、录取和新生报到环节认真开展考生资格复查,坚决取消不符合实施区域、学籍、户籍等要求的考生资格。同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经济资助,对专项生入校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关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