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民族风:本色民艺珞巴族手工

魅力霍林河 2015-12-10 09:29:00

原标题:最炫民族风:本色民艺珞巴族手工

原标题:本色民艺珞巴族手工

我在西藏林芝

雅觉正在织布

手工纺织的围巾

由蒙牛乳业全程赞助的非遗寻踪之旅西藏站,在拉萨结束了3期采访之后,采访分队又来到了林芝,寻找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珞巴族的非遗项目。在本次活动联动媒体《西藏商报》和米林县宣传部、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得以深入米林县南伊珞巴族民族乡才召村,探寻珞巴族独特的织布和竹编技艺。

采访时间:2015年10月30日

采访地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

南伊珞巴族民族乡才召村

采访项目: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珞巴族织布和竹编技艺年轻的“织娘”

10月30日上午,才召村的3位“织娘”雅达儿、雅觉和雅娘穿着珞巴族的民族服饰,在村口的珞巴织布工坊等待我们的到来。虽是初次见面,3位少妇却没有丝毫的生分。她们笑容亲切,善于交流,身上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质朴和纯真。

雅达儿3人身穿的珞巴族服饰很吸引人——红色上衣和黑色裙子,佩戴大量繁琐的配饰。上衣珞巴语称为“奥玛给冬”,以前采用绵羊毛染色织成,现在多用布料缝制;筒裙珞巴语称为“加崩”,是一种长过膝盖的裙子,如今仍是用羊毛染色手工编织而成;戴在脖子上的装饰物称为“博杰”,是用海贝、兽骨、兽牙或玉石、绿松石磨成珠状,十几串密密麻麻缠绕在脖子上。珞巴族的腰饰十分考究,饰带用牛皮制作,带面上坠有海贝,腰带皮底上有大小不一的铜扣,还有数量可观的藤条编织成的腰环。这样繁复隆重的服饰,如今只有在节庆和贵客光临时才穿。

平时,珞巴族人所穿的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藏族无异。纺织,已经不是她们生活所需。作为村里目前掌握手工织布技艺的3个年轻人,她们已领上工资,有了一份“织娘”的工作。

独特的纺织技艺

工坊里,六七台木质的织机一字排开,3个人选好织布机,开始编织尚未完成的围巾。首先用两根等长的细长竹子以45度搭于墙上,将3个经轴分别横拴于竹子的顶端、中部和末端。再将两根线包上下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张力,相互平衡紧密地绕在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准备。

织者在末端的经轴两旁套上腰箍盘居于中央,根据织物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照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珞巴族传统织布,分为纺线、染色、搭建织布机、整经、传经、织造等步骤。纹样是靠手去拨动织机上的一个小竹棍给挑出来。颜色搭配则是随心所欲。不多时,3个人就各自织出一小片织物,她们的织物,有着粗犷的美感——源自简单本色的生活的美感。

雅达儿等3人是2007年开始学习织布技艺的,共同的老师是雅一。上个世纪80年代,生活在米林县区域内的珞巴族从山上的森林中迁出,开始定居生活。雅一一家人直到2006年才从山上搬下来,由于父母不适应山下的生活,因此她仍保持着自己织布做衣服的传统。雅一说,搬下山不久,县里文化部门的人就找到她,跟她讲传承珞巴族织布和服饰制作技艺的重要性,让她教村里的年轻人织布。雅一收了十几个女孩子做徒弟,最后坚持学下来的只有雅达儿等3个人。

探索生产性保护

改变始于2012年。当年,在文化部非遗司的牵线搭桥下,独立设计师盖宏睿与林芝地方政府合作,规划将林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整合起来,形成有标识性的产品走向市场。盖宏睿的团队经过考察,将才召村定为织品制作基地。大量纺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纺线和染料问题。珞巴族纺织的原料都来自本地村里的山羊和绵羊,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由于是长纤维的高原羊毛,手感比较硬,不适合做其他产品的开发。如果将内地纺线运过来,成本变高,还会让产品失去藏区的文化属性。染色,则是用土方法——山上的红果子、黄连,还有核桃皮,埋在羊粪里发酵就可以做成染料。但是这些天然的染料发酵时间慢,有时候发酵不好就坏掉了,无法保证品质。

最后,盖宏睿靠恢复林芝地区八一镇一家老毛纺厂并引进国外一种天然染色剂解决了棘手的问题。有了当地供应的毛线,雅达儿、雅觉和雅娘就可以放心地纺织了。根据珞巴族织布的特点和市场需求,3个人的织品被限定为围巾、马甲、包等几个种类。盖宏睿为她们设计了织品的色系和基本的款式,3个人在工作中将本民族的特色融入其中。织出来的围巾,会绣上她们的名字,成品被集中展示于工坊隔壁的房间,渐渐地有人想购买,但盖宏睿并不急于出售这些数量有限的产品。她的想法是继续帮助政府为这些产品搭建一个网络销售平台,客户可以看到每种手工制品数量的多寡,随时下单。因为是全手工织品,所以量少而价高。

林东在编织竹器

展示竹编手艺

才召村现在唯一生活在山上的人是林东。族人已经在30多年前就陆续搬到山下了,可林东觉得自己岁数大了,无法适应山下喧闹的生活,就独自留在山上。从才召村驱车,绕着险峻的山间小路走10多公里,就到了林东家。这是用木头搭建的几间简陋房子,室内昏暗狭窄。

林东说自己81岁了,等过了新年就82岁了。可是,陪同我们的米林县文体局的工作人员悄悄说,林东的身份证上登记的年龄是67岁。事实上,林东也记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此行上山,我们就是为了看一看珞巴族的竹编技艺。听说林东的竹编手艺很不错。由于珞巴族的祖先长期居住在气候宜人、植被丰富的森林中,竹类资源比较丰富。珞巴族在从事采集活动中,学会了把竹子制成各种简单的器皿,如背筐、晒麦篮、捕鱼器、果篮等。

在我们的要求下,林东展示了他的竹编手艺。做竹编的工具很简单:剖削器、长刀、小刀。林东从院子里拿出四五根生长1~4年间的竹子,用长刀削去枝叶,再用木质的剖削器卡在竹子的一段,麻利地将竹子劈成4半,之后用小刀将剖开的竹子去皮。林东说,这是刚刚砍下不久的竹子,比较柔软能直接编织。如果放的时间长了,竹子硬了,则需要浸泡于水中软化。1厘米左右宽的竹皮在林东手里翻飞,只见他手指麻利地穿插着,一个圆形的沥水篮就编出了底部的轮廓。林东说,竹子的编法总共有四五十种,以前珞巴族的男人都会竹编,一般人也能掌握十几种编法。在珞巴族的生活用品中,竹器占了很大比重,而且编好的东西能用几十年。现在族人都搬到山下了,生活习惯都变了,编竹器的人越来越少了。

口头传说延续文化传统

林东之所以仍在编织竹器,是因为他的手艺有着不错的市场。因为他编出来的东西美观耐用,常常有熟人到山上购买。

林东年幼时,跟随父辈从尼泊尔迁至中国境内。以前族人们都住在深山里,用竹子树皮搭屋。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寻找食物中度过的。狩猎成了他们生存的方式。肉可以吃,皮毛再拿到山下去换粮食。

米林县境内的珞巴族属于博嘎尔部落后人,有1600人左右。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约30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刻木结绳一直是生活在深山里的珞巴族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1985年,经过多次动员,南伊沟山中的珞巴族整体搬迁到了雅鲁藏布江边的才召村,政府为他们免费修建了土木结构的住房,分给耕地和草场,并成立南伊珞巴民族乡。搬迁至山下30多年的时间,珞巴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99年,整个南伊珞巴民族乡珞巴族青壮年就全部通过了县里组织的扫盲考试,除了珞巴语,都会一些藏语和汉语。村里的适龄儿童都在乡里的小学就读,成绩好的小学生毕业后还可以考内地班,到广州、厦门等城市上学。

如今,才召村珞巴族人的传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始祖传说、歌舞、手工技艺等类别的项目,分别成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重视和保护。而如何引导他们传承这些源自生活,又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日渐式微的民艺,正是政府和民众探索的事情。

记者手记

解放前,珞巴族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后,珞巴族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珞巴族民族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靠的是代代口口相传,而这种传承又是脆弱的。在才召村,我们见到了最原始生态的非遗手工技艺——根植于泥土中的,简单却不粗陋的,应用于生活中的技艺。生产性保护,或许是留存这些技艺最好的方式,让他们建立对传统工艺的自信,不为适应从众的文化而让祖辈们传下来的技艺扭曲变形,是这里的人和关注这里的人,正在尝试的方式。 (摄影/本报记者梁波记者查娜)